附睾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2月20日 3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发生在附睾的急、慢性炎症
患侧阴囊红肿、坠胀,附睾肿胀、疼痛
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
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症缓解不适

附睾炎是什么?

定义
附睾炎是发生在附睾的急、慢性炎症,是阴囊内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以青壮年男性多见。
附睾紧贴在睾丸的上端(附睾头部)和后缘(附睾体部和尾部)。
附睾一端连着输精管,一端连着睾丸,具有运送、储存精子并使精子进一步成熟的功能。
附睾炎与睾丸炎常同时存在,称为附睾-睾丸炎。
分类
根据病程分为两类。
急性附睾炎
以突然发生的附睾疼痛和肿胀为临床表现。
急性附睾炎多见于中青年,常由泌尿系感染和前列腺炎、精囊炎、性传播疾病扩散所致。
慢性附睾炎
以慢性附睾疼痛为主要表现。
不伴水肿,病程持续超过6周。
多由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而形成。
部分患者无急性炎症过程,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有关。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频繁手淫会引起附睾炎吗?
频繁手淫有可能引起附睾炎。
如果经常手淫,特别是手淫时没有注意局部卫生,很容易导致包皮龟头发炎,部分病人还可能导致细菌等微生物从尿道口入侵,尿液反流引起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发生附睾炎。
如何判断附睾炎是否已治愈?
附睾炎是否治愈,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附睾炎如果在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后,阴囊肿胀、疼痛,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化验检查血常规的白细胞计数正常、尿常规的白细胞数量正常和尿培养的细菌阴性,则可认为已经治愈。
附睾炎会传染给女性吗?
附睾炎通过性接触会传染给女性。
当患有附睾炎时,尤其是急性附睾炎,由于男性前列腺液和精液中会含有大量的细菌,通过性接触是会传染给女性的。
所以,当男性确诊为附睾炎时,在治疗期间,除了规范治疗外,还需要禁止性生活一段时间。

病因
致病原因
附睾炎由病原体感染引起。
病原体
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
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生殖道支原体。
感染途径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道感染、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
扁桃体炎、口腔感染或全身感染时致病菌进入血流也可导致附睾炎的发生,但较为少见。

发病机制
附睾炎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多由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
病变首先侵犯附睾尾部,逐渐向头部发展,病情进展可形成小脓肿。
感染消退后,附睾管周围的纤维化可使管腔堵塞,如发生在双侧,可发生梗阻性无精子症。

易患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易患附睾炎。
与性传播疾病有关
与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伴侣发生无保护性措施的性行为。
患有性传播疾病。
其他
患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
有留置尿管和尿道内器械操作如尿道扩张术的经历。
阴茎包皮过长。
尿路解剖结构异常,尿液反流。
前列腺肥大。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服用某些药物,如胺碘酮可诱发出现附睾炎。
特殊部位外伤,如阴囊损伤、腹股沟损伤可能会引起附睾炎。

症状
急性附睾炎
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可有附睾肿胀、疼痛。
全身症状
可有畏寒、高热(体温>39度)、乏力等。
局部症状
阴囊红肿
早期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
随着病情发展,附睾、睾丸及精索均可以触摸到增大或增粗、变硬,肿大以附睾头、尾部最严重。
疼痛:阴囊胀痛,会阴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及股内侧(大腿根部)。
其他症状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等。
膀胱刺激症状
尿频:排尿次数多于正常。一般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
尿急: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尿痛:排尿时感觉骨盆区域、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
尿道有稀薄或黏液浑浊(脓性)分泌物,精液带血等。

慢性附睾炎
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以慢性疼痛为主要表现。
阴囊长期有轻度不适,或坠胀痛,休息后好转。
阴囊内可以触摸到肿胀的附睾,质地较硬,可有轻度触痛。

就医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当出现阴囊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当出现附睾疼痛、寒战、高热等症状时,可以就诊于急诊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就诊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请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阴囊疼痛、肿胀、皮肤发红,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
有无下腹部疼痛不适?
有无尿液浑浊,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全身乏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不适?
体温最高多少度?
病史清单
是否有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病史?
近期是否有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腔感染?
近期是否有留置尿管或经尿道器械操作?
是否有尿路解剖结构异常或阴茎包皮过长?
是否有不洁性生活?
是否对药物、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血常规、肾功能。
影像学检查:附睾彩超、泌尿系CT或MRI、膀胱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等。
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诊断
疾病诊断
病史
急性附睾炎患者有泌尿系感染史、性病史或留置尿管和尿道内器械操作史等。
慢性附睾炎有急性附睾炎病史。
临床表现
急性附睾炎起病急,患者有阴囊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
慢性附睾炎症状为阴囊长期不适,或坠胀痛,附睾硬。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和尿培养
可辅助判断有无感染。
附睾炎患者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细菌数明显升高。
尿培养可有细菌生长。
血常规
可辅助判断有无感染。
急性附睾炎时,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对于附睾炎的诊断很重要,基本可以确诊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B超表现为患侧附睾增大、血流增加。
CT或MRI
可对附睾肿物进行鉴别,明确是否为肿瘤等。

鉴别诊断
睾丸炎
相似点:阴囊疼痛不适。
不同点:一般根据B超可作鉴别诊断,可发现患侧睾丸有增大。
睾丸扭转
相似点:阴囊部疼痛。
不同点:睾丸扭转多发于青少年,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起病突然,睾丸扭转时,B超检查提示有缺血,血流减少。
附睾及睾丸肿瘤
相似点:阴囊肿胀。
不同点
附睾及睾丸肿瘤为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形态消失,附睾常不能触及,透光试验阴性。
B超及CT有助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附睾囊肿
相似点:附睾肿胀。
不同点:附睾囊肿一般为附睾头部肿胀,通过B超检查可鉴别。
附睾结核
相似点:附睾肿胀。
不同点
附睾结核一般为无痛性肿块,病变局限于附睾尾,输精管增粗可触摸到串珠状结节。
合并有尿路感染时,尿液中有白细胞,可找到抗酸杆菌。
B超、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
腹股沟斜疝
相似点:嵌顿性的腹股沟斜疝也会出现阴囊部位肿胀。
不同点
嵌顿性的腹股沟斜疝可能会伴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等肠梗阻表现。
医生一般通过病史(长期可复位的腹股沟肿物)、B超检查等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附睾炎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辅助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附睾炎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发展为慢性附睾炎。
不要迷信根治的土方、偏方,要进行正规治疗。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急性期(3~4日)卧床休息
用毛巾或者阴囊托将阴囊托起,防止下垂加重局部肿胀。
肿胀部位可用50%硫酸镁外敷。
早期可使用冰袋冷敷
冷敷可防止肿胀。
应放于腹股沟处,注意冰袋要用毛巾包裹,以免冻伤皮肤。
晚期可采用热敷
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炎症加速消退。
热敷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感染药物,病情较重者,宜尽早静脉用药。
常见治疗药物有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
急性附睾炎通常在用药48小时后,症状好转,一般症状在1~2周内会减轻或消失。
如有药物过敏史,提前告知医生调整用药。
一定要遵医嘱足量、足疗程完成治疗,以确保彻底治愈,防止急性附睾炎转为慢性附睾炎。
对症治疗
发热:可应用具有抗炎、退热、止痛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疼痛:可用0.5%利多卡因局麻药物在睾丸上方的精索浸润麻醉(封闭),以减少附睾疼痛。
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手术治疗
急性附睾炎有脓肿形成时需要切开引流。
若抗菌药治疗无效,有睾丸缺血可行附睾切开减压,一般采取纵行或横行多处切开附睾脏层鞘膜,但要避免损伤附睾管。
结核性附睾炎抗结核治疗无效,可切除附睾硬结。
反复发作的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
如果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附睾切除。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主要针对慢性附睾炎。
一般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为原则,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需要医生根据病情辨证施治,不可自行用药。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用于慢性附睾炎,可局部采用红外线、微波照射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急性附睾炎及时治疗可治愈,不会造成损害。
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展形成脓肿,甚至转为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病情反复,常迁延不愈。

危害性
部分患者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
附睾炎如果累及睾丸,会影响睾丸生精功能、精子质量等。
慢性附睾炎可继发纤维化,导致附睾管道狭窄或闭塞,单侧损害可能会导致男子生育力下降。
如果出现双侧附睾损害,常可导致男子不育症,但这种情况较少见。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食辣椒、大蒜、花椒等辛辣食物及海鲜。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管理
避免饮酒,戒烟。
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
内裤应宽松透气,最好用纯棉内裤,并在日光下暴晒。
生活应规律,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
急性感染期要避免性生活和重体力活动,慢性期也应节制性生活,以免加重感染和症状。
避免长时间久坐,尤其是久坐沙发对睾丸健康危害很大。
监测病情,遵医嘱定期复查。

预防
应彻底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必要时为了防止反复发作,可行同侧输精管结扎。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规范正确使用安全套。
扁桃体炎、口腔感染或全身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避免久坐,适当运动,提高抵抗力。
积极治疗急性附睾炎、精囊炎等。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王宇明,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Chapple, Christopher R.; Steers, William D. (eds.). Practical urology: essenti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pringer-Verlag, 2011.

[4]
Epididymal calcification. Radiopaedia. 2018. https://radiopaedia.org/articles/epididymal-calcification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