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科室: 口腔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唾腺即唾液腺,是位于口腔周围及口腔壁内的消化腺
唾腺根据腺体的大小和部位分成大、小两类
唾腺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起到湿润口腔、软化消化食物、抑制致病菌的作用
位置
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及口腔壁内,但具体位置有一定差异,其中小唾液腺分布于口腔各部位的黏膜内,三对大唾液腺的位置如下:
腮腺
腮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置表浅,位于两侧耳垂前下方和下颌后窝内,其外形不规则,约呈椎体形,浅面被皮肤及皮下脂防覆盖;深面与咬肌、下颌支及咽侧壁相邻;后面紧贴胸锁乳突肌、茎突和二腹肌后腹;上极达颧弓,居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之间;下极达下颌角下缘。
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下三角内,形似核桃。下颌下腺深层延长部,经下颌舌骨肌后缘进入口内。其导管起自深面,自下后方向前上方走行,开口于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肉阜,导管长且平缓。
舌下腺
位于口底舌下,为最小的一对大唾液腺。其小导管甚多,有的直接开口于口底,有的与下颌下腺导管相通。
唾液腺包括大、小两类,其中小唾液腺包括唇腺、颊腺、舌腺、腭腺、舌腭腺、磨牙后腺等,唇腺、颊腺、磨牙后腺均属混合性腺体,但以黏液腺泡为主,舌腺、腭腺均属纯黏液腺。大唾液腺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具体如下:
腺实质
大唾液腺均为复管泡状腺,腺实质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腺泡分浆液性、黏液性与混合性三类。在腺细胞和部分导管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其收缩有助于分泌物排出。导管通常包括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
闰管
导管的起始部,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纹状管
又称分泌管,与闰管相连,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圆位于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
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
纹状管汇合形成小叶间导管,行走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小叶间导管较粗,初为单层柱状上皮,以后移行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小叶间导管逐级汇合,最后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管开口于口腔。
腺间质
腺间质即纤维结缔组织,由被膜和小叶间隔所分隔。其中,被膜较薄,伸入结缔组织将腺实质分隔为大小不等的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随同走行其间,并进入小叶内。
唾液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并经过导管排入口腔,起到湿润口腔、软化消化食物,以及抑制致病菌的功能。
湿润口腔
唾液腺分泌的涎液为无色而黏稠的液体,进入口腔内则称为唾液,它可以让口腔黏膜保持湿润,因此具有润湿口腔的作用。
软化、消化食物
唾液的成分90%为水分,剩下的多为黏蛋白、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及钠、钾和钙等,可以软化、溶解食物,使之便于吞咽,并有助于引起味觉,同时,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帮助消化。
抑制致病菌
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具有杀菌和杀病毒作用,因而具有抑制致病菌,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其他功能
某些进入人体内的重金属(如铅、汞)、氰化物和狂犬病毒可通过唾液分泌而被排泄。
在饮食方面,养护唾液腺需要尽量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饮食会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而且可能损伤口腔黏膜,因此建议饮食尽量清淡,可多吃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食或者少渣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粥、面条、藕粉、土豆泥等。还可以多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猪肉、鸡肉、牛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或新鲜的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机体,提高免疫力。
运动方面对唾液腺的养护作用不大,因此选择常规运动即可。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致病菌的侵袭,从而间接对预防唾液腺疾病有利。可供选择的运动较多,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健美操、登山、骑自行车、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频次和时间,需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建议从易到难,由轻到强,重在长期坚持。
日常生活中,应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也可以通过勤漱口、勤刷牙、定期洗牙、保持口腔卫生等来养护唾液腺,减少唾液腺被口腔内寄生细菌入侵的几率。此外,建议尽量戒酒和减少嚼槟榔,酒精与槟榔不仅会影响口腔卫生,还会损伤口腔黏膜,不利于唾液腺健康。
唾液腺具有分泌唾液、清洁口腔和帮助消化食物的功能,受损后会影响口腔健康,应学会关注其健康。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下健康唾液腺和异常唾液腺的区别。
唾液腺形态
1、正常唾液腺
大唾液腺有3对,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腮腺
腮腺最大,重15-30g,形状不规则,可分浅部和深部,浅部略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
下颌下腺
呈扁椭圆形,重约15g。位于下颌体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
舌下腺
舌下腺较小,重约2-3g,位于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
2、异常唾液腺
唾液腺炎症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炎症早期,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轻按可有脓液溢出。若处理及时,可使炎症消散。若未能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发展,则可使腺组织坏死。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少数有脓肿形成,腮腺造影显示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明显异常。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部红肿,多表现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
唾液腺结石病
可见腺体或导管内有钙化性团块,钙化性团块,即结石造影显示所在处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
舍格伦综合征
又称之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表现为口腔黏膜干燥,口底唾液池消失,唇舌黏膜发红。唾液腺肿大以腮腺弥漫性肿大较常见,部分可在腺体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质地中等偏软,一个或多个;检查可见全唾液流量下降,唾液腺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能减退。
唾液腺黏液囊肿
黏液囊肿: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黏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小泡,状似水疱。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囊肿消失;随后唾液再次潴留,肿胀,反复发作。
舌下腺囊肿:单纯型囊肿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口外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哑铃型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良性唾液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病理检查包膜可能不完整,有时在包膜中可见到瘤细胞存在。肿瘤生长缓慢,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一般可活动。
沃辛瘤:扪诊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软,有时有囊性感。
恶性唾液腺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常呈无痛性肿块,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腺样囊性癌,呈腺样/管状型及实性型的圆柱瘤,最常见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
唾液腺病变后可出现疼痛、开口受限、唾液异常、口干舌燥等症状,具体如下。
疼痛
可由于炎症或其他因素导致病变部位出现疼痛、肿大、压痛等症状,早期疼痛轻微,若病变得不到控制,可使腺组织化脓、坏死,进一步加剧疼痛,呈现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
开口受限
如果腮腺炎性疾病病变处有疼痛且多伴随皮肤发红、水肿,所以一定程度上可出现轻度开口受限。
进食综合征
如果导管结石或导管狭窄表现为只要进食腺体就会肿大,且自觉胀感及疼痛,停止进食后不久肿大腺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部分腺体肿胀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
唾液异常
多见于炎症反应,晨起感腮腺区发胀,稍微按压可从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或黏稠的蛋清样唾液,有时可见黏液栓子。病程久者,可在颊黏膜下扪及粗硬呈条索状的腮腺导管。
口舌干燥
干燥综合征主要是唾液腺受自身免疫因素影响,淋巴细胞浸润腺泡导致唾液腺腺泡细胞萎缩,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口舌干燥症状,严重者言语、嚼及吞咽均困难。
神经症状
恶性肿瘤若病变侵袭到面神经,会导致头面部出现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下神经麻痹等症状。
全身症状
致病菌入侵出现炎症反应,会导致机体温度上调,体温最高可达40℃以上,脉搏、呼吸加快。
唾液腺病变会出现疼痛、开口受限、唾液异常、口干舌燥等异常症状,而导致出现这些症状的影响因素有:
感染因素
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口腔内,当罹患严重的全身疾病,如脓毒血症、急性传染病,或者唾液腺损伤、临近组织急性炎症,以及机体抵抗力、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时,会侵入机体致病。
唾液分泌减少
当高热、脱水、进食及咀嚼运动减少,或者严重的代谢紊乱时,唾液分泌会相应减少,从而降低唾液的机械性冲洗作用,口腔内的致病菌可经腮腺导管口逆行侵入腮腺。
导管堵塞
若导管口黏膜损伤,瘢痕愈合后可能引起导管口狭窄,或者导管内有结石,导致导管狭窄或阻塞,使阻塞部位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淤滞,而引起腺体病理改变。
代谢因素
唾液腺中的下颌下腺因为是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而且下颌下腺的导管是自下向上走行,加之导管较长,所以容易出现结石。
其他因素
可累及唾液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和遗传、性激素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可因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攻击而使免疫系统受损,组织损伤。此外,若腺体先天性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也会成为病变的潜在的发病因素。
唾液腺是否健康,一般可以通过特异性症状进行自测,具体如下:
局部疼痛
疼痛多出现在唾液腺分布的部位,有时也可放射到周围,疼痛初期为肿痛、压痛,若病变得不到控制,可能呈现持续性疼痛或跳痛。同时可能出现面部肿胀,尤其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
唾液异常
唾液呈咸味,且稍微按压之后口腔内会出现混浊的“雪花样”或黏稠的蛋清样唾液。
口舌干燥
表现为喝水也只能短暂缓解的口干舌燥,严重者言语、咀嚼及吞咽均困难。若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应检查以明确原因。
临床上有关唾液腺的检查,常见有体格检查、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血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具体如下:
体格检查
通过查体,可以触摸或观察到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等部位,初步判断是否有肿物或者囊肿,以及相关部位的黏膜是否有水肿、发红、干燥等情况。
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
定性检查
给以酸性物质,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
定量检查
唾液流率检测,可以作静态或在刺激的条件下,以一定时间内腮腺的唾液分泌量的检测来协助某些唾液腺疾病的诊断。如急性口炎或重金属中毒时唾液分泌增加,而干燥综合征、慢性唾液腺炎、唾液腺结石病等则唾液分泌减少。
唾液成分分析
唾液中有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包括电解质、蛋白质、酶尿酸、尿素和免疫球蛋白以及药物等,其中的内源性物质有一定的正常值范围。在病理条件下,各成分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血液检查
可以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处于炎症之中,若机体有炎症,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沉速度等指标,会有一定的改变。
影像学检查
B超
超声检查常用于口底、腮腺、颈部等较深部位肿物的检查。有B型超声诊断仪(简称B超)和彩色超声诊断仪。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可判断肿瘤的血供丰富与否,对血管性肿瘤的诊断尤有价值。
CT检查
CT检查的优点是能避免影像重叠,使图像非常清晰,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颌面部的肿瘤,能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结合增强剂的使用对显示软组织肿瘤及其与血管的关系更加清晰。
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软组织的显示优于CT,无需使用造影剂即能显示血管,且能进行三维成像,使病变准确定位。MRI一般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肿瘤,或范围较广泛、侵犯多个组织器官者,可了解唾液腺肿瘤的位置、大小、深浅、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浸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