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科室: 血管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大静脉为靠近心脏的静脉,管径一般在10mm以上
大静脉可以作为血液向心回流的通路
起到贮存血量、调节心脏的流出道及皮肤温度等作用
位置
大静脉为靠近心脏的静脉,包括颈外静脉、头臂静脉、奇静脉、肺静脉、髂外静脉、门静脉和腔静脉等,具体位置如下:
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在下颌角处汇合而成,沿胸锁乳头肌表面下行,在锁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头臂静脉
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左头臂静脉比右头臂静脉长,向右下斜越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头臂干的前面,至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与右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
奇静脉
在右膈脚处起自右腰升静脉,沿食管后方和胸主动脉右侧上行,至第4胸椎体高度向前勾绕右肺根上面,注入上腔静脉。
肺静脉
起自肺门,向内穿过纤维心包,注入左心房后部。
髂外静脉
是股静脉的直接延续,左髂外静脉沿髂外动脉的内侧上行,右髂外静脉先沿髂外动脉的内侧,后沿动脉的后方上行,至骶髂关节前方与髂内静脉汇合成髂总静脉。
肝门静脉
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面汇合而成,经胰颈和下腔静脉之间上行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叶和肝右叶。
腔静脉
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的后方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右侧下行。在平右侧第3胸助关节处注入右心房。注入右心房之前,还接受奇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5腰椎体右侧汇合而成,沿腹主动脉的右侧上升、穿过膈的腔静脉孔,注入右心房。
大静脉管壁包括内膜、中膜和外膜,但内膜与中膜分界不清。内膜较薄,由内皮细胞与内膜下层组成;中膜很不发达,为几层排列疏松的环行平滑肌纤维;外膜很厚,主要为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内含有大量纵行的平滑肌纤维束。
大静脉可以作为血液向心回流的通路,起到贮存血量、调节心脏的流出道及皮肤温度等重要生理功能。
大静脉的饮食养护至关重要,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鸡蛋、牛奶、鱼肉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避免长期油腻、腌制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预防高血脂的发生,从而减少大静脉发生血栓的风险。
适当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可以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对预防大静脉病变有积极作用。可选择慢跑、散步、跳绳、打球、游泳、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根据体力、活动习惯、身体情况、心脏功能状态等决定运动强度,以运动时心跳、呼吸轻微加快,运动后周身舒畅为宜,避免剧烈运动,以及运动时保持规范姿势和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外伤影响其正常功能。
大静脉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善不良习惯、定期检查等,对大静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保证充足的睡眠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醒后周身感到舒适、轻松、头脑清晰、精力充沛为宜,有助于大静脉的养护,同时可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意外创伤。
改善不良习惯
日常应戒烟限酒、远离寒冷刺激,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长期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以防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血压不良波动。
定期检查
如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因原发病影响血流动力学,而诱发大静脉相关疾病的发生。另外,定期体检,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经常自测血压。
大静脉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当出现大静脉疾病时,其形态、质地、功能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大静脉和不健康大静脉的区别。
大静脉形态
1、正常大静脉
大静脉管径一般在10mm以上,内膜较薄,与中膜分界不清,中膜很不发达,外膜则很厚。大静脉走行自然,管腔清晰,管径无局限性狭窄或扩张,无斑块或血栓栓塞。
2、异常大静脉
静脉炎
原因很多,累及大静脉时,病理特点是静脉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血管内膜增生、增厚,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栓多与静脉壁紧密粘连,不易脱落。
大静脉血栓
在大静脉发生病变时,血栓大部分由红细胞伴有少量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组成,血栓的远端与血管壁仅有轻度粘连,致使血栓容易脱落而导致肺栓塞。大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产生肢体静脉回流障碍,出现浅表静脉曲张和肢体肿胀。
大静脉损伤
锐器伤、交通事故等都有损伤大静脉的可能,病理变化通常为大静脉管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血管断裂,伤口出血,局部血肿压迫或继发血栓形成。
大静脉瘤
如颈外静脉瘤、门静脉瘤、肺静脉瘤等,较为少见。检查可见大静脉局限性梭形或囊性扩张,部分可见管壁纤维化,三层膜结构遭到破坏如变薄,可并发血栓形成。超声多表现为瘤腔内附壁低回声或高回声,血栓处无血流信号。
大静脉受损后,可表现为远端肢体症状、出血等,具体如下:
远端肢体症状
大静脉发生血栓,可因血栓堵塞管腔导致远端肢体肿胀、疼痛等,伴有皮肤颜色改变、温度改变、静脉曲张、活动受限等。
出血
大静脉因外伤受损后,可有出血表现,重者还会形成血肿、空气栓塞等。
侧枝静脉曲张
大静脉受损发生血栓阻塞可以导致出现侧枝循环,如上腔静脉阻塞时出现皮下浅静脉扩张迂曲,血流方向向下;下腔静脉阻塞时可以出现皮下浅静脉扩张迂曲,血流方向向上;门静脉受损,血流阻滞的时候会出现脐部扩张迂曲的静脉。
其他症状
若大静脉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甚至呼吸困难。
大静脉受损后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而影响大静脉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外伤或医源性损伤
介入治疗、留置静脉导管、锐器伤、交通事故等可使大静脉直接损伤,如管壁破裂、血管横断、血栓形成等。
血流受限
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制动状态、久坐不动等,可导致大静脉血流缓慢,在瓣窦内形成涡流,使瓣膜局部缺氧,引起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白细胞黏附及迁移,促成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长期服用避孕药、高脂血症、肿瘤组织裂解产物等,使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诱发大静脉血栓。
大静脉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全身症状进行初步自测,如果出现肢体肿胀、皮温下降、皮肤发绀或苍白、疼痛等表现,可能为大静脉堵塞所致,应警惕大静脉血栓的形成,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大静脉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三大类。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有无肿胀、发热、疼痛等异常表现,听诊有无静脉杂音,触诊是否有局部搏动性肿物、压痛、局部感觉麻木或减退等异常,有助于疾病的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多普勒检查
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利用压力袖阻断肢体静脉,放开后记录静脉最大流出率,可以判断大静脉是否有阻塞。彩色超声可显示静脉腔内强回声、静脉不能压缩,或无血流等血栓形成的征象。如重复检查,可观察病程变化及治疗效果。
CT及MRI
常作为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血管CT不仅可以观察到受累血管管壁和管腔情况,还能够观察到病变累及范围;MRI可以反映管壁是否存在活动炎症。
静脉造影
可判断大静脉有无血栓存在,以及血栓的部位、范围,血管壁是否光滑等,还可以评估静脉瓣的功能。
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该检查可了解患者凝血功能、血脂等情况是否存在异常,以及通过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的检测,判断是否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有无出血倾向等。
血生化
对于大静脉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病情意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及代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