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静脉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2023年2月13日 2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所属科室: 血管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小静脉指管径在200μm-1mm的静脉,遍布人体的管道系统

小静脉主要起到保证血液循环的作用

小静脉受损会造成小静脉炎、小静脉狭窄等疾病

位置

小静脉分布于全身,其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又细至粗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汇入心脏。

小静脉管径一般为200μm-1mm,管壁包括内膜、中膜和外膜,但3层膜无明显的分界。其中膜的平滑肌纤维逐渐增多,较大的小静脉有一至数层较完整的平滑肌纤维,外膜逐渐变厚。

小静脉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血液循环,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以及静脉注射药物后通过静脉压力差使药物成分达到靶器官位置。

饮食养护中使小静脉保持健康,应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的同时,可选择增加血管弹性的食物,比如洋葱、海带、坚果、茶和鱼等。另外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以清淡饮食来减少胆固醇含量,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小静脉疾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以增加小静脉的血管韧性及整体耐寒、抗病能力,比如跑步、游泳、瑜伽、打球等。在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以及运动强度不宜超过身体承受能力,活动量应根据体力、活动习惯、身体情况、心脏功能状态等决定,以运动时心跳、呼吸轻微加快,运动后周身舒畅为宜,运动重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小静脉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加强个人防护、定期检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不良习惯等。

加强个人防护

骨折、关节脱位、锐器伤等可损伤小静脉,日常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外伤。

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常规体检,并经常自测血压。如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影响血流动力学不利于小静脉健康。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醒后周身感到舒适、轻松、头脑清晰、精力充沛为宜。

改善不良习惯

应戒烟限酒、远离寒冷刺激,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长期紧张、焦虑等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血压不良波动。在生活中注意避免久坐,可以用穿戴弹力袜或间断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小静脉压力。

小静脉有着保证血液循环的重要作用,当出现小静脉疾病时,其形态、质地等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小静脉和不健康小静脉的区别。

小静脉形态

1、正常小静脉

正常小静脉呈管状,管壁较薄,弹性较差。由于起于毛细血管,因此较近心端的大静脉、中静脉更细。

2、异常小静脉

小静脉炎

检查可见小静脉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血管内膜增生、增厚,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栓多与静脉壁紧密粘连,不易脱落。

小静脉狭窄闭塞

尤其多见于肝小静脉闭塞症,CT检查可见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内段变细;对肝进行穿刺活检可见汇管区肝小静脉内皮肿胀,管壁增厚,管腔不完全闭塞,呈轻度纤维化,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另外,肺小静脉狭窄是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可见肺淤血、肺含铁血黄素沉淀症和肺动脉压增高;毛细血管常扩张,肺小动脉出现中膜肥厚和内膜纤维化。

小静脉瘤

小静脉瘤于人体广泛分布。当出现在结肠时,结肠镜下升结肠局部可见小静脉瘤样隆起,直肠静脉曲张明显,呈灰蓝色团块。

小静脉损伤

锐器伤、交通事故等都有损伤小静脉的可能,病理变化通常为静脉管壁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甚至血管断裂,伤口出血,局部血肿压迫或继发血栓形成。

小静脉受损后,可表现为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皮温及色泽改变、肿块等,具体如下:

疼痛

主要表现为供血不足部位出现胀痛、钝痛、痉挛痛或锐痛,当体位改变或病肢下垂时可加重淤血而诱发疼痛加剧。当小静脉阻塞时,肢体远侧也会出现持续性胀痛。

肿胀

小静脉病变引发的肿胀一般呈凹陷性,常伴有色素沉着或足靴区溃疡等表现。

感觉异常

小静脉病变部位可出现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针刺感、瘙痒等,尤其对温冷等感觉也会出现迟钝。

皮温及色泽改变

当小静脉阻塞性病变时,由于血液淤积,皮温高于正常。当出现小静脉曲张时,会出现回流障碍,出现硬结并与皮肤粘连。

影响小静脉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外伤因素、疾病及感染因素等,具体如下:

外伤因素

小静脉可出现直接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包括锐性伤如刀伤、刺伤、枪弹伤、医源性损伤等,以及钝性损伤如挤压伤、挫伤、外来压迫等。间接损伤主要是过度伸展动作引起的小静脉撕裂伤。

疾病及感染因素

小静脉受损也与自身疾病有关,血液病中比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会自发地出现小静脉的破裂。一些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下降,也会出现小血管的自发破裂。另外细菌感染也是诱发小静脉血管损伤的原因之一。

小静脉广泛分布于全身,无特异性的表现进行自测。但若出现局部外伤,有红肿、硬结、淤血、疼痛、皮肤感觉障碍等表现,提示可能存在小静脉损伤。建议及时就医,由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判断,以防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小静脉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视诊主要是观察身体是否有出现外伤,是否有皮肤颜色改变,若有伤口需观察创面形状、大小、深度及污染情况、出血形状、异物残留、伤道位置等。触诊主要观察有无皮下硬结、皮温变化、压痛等,听诊主要是了解有无异常血管搏动杂音。

实验室检查

主要为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检查,通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计数来判断是否出现感染及感染类型,也可以结合血细胞比容判断失血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以区分小静脉瘤和小静脉畸形,并进一步区分各种病变类型。超声检查能显示病变的层次、大小、血供等,对辅助诊断治疗有帮助。

CT及MRI检查

常作为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血管CT不仅可以观察到受累血管管壁和管腔情况,还能够观察到病变累及范围;MRI可以反映管壁是否存在活动炎症。

血管造影

适用于小静脉损伤临床征象模糊、CT显示不清的可疑损伤血管,可判断有无血栓存在,以及血栓的部位、范围,血管壁是否光滑等,还可以评估静脉瓣的功能。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