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后肌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所属科室: 骨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胫骨后肌为小腿后群肌的一部分

胫骨后肌能起到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的重要作用

胫骨后肌受损后可导致胫骨后肌麻痹、胫骨后肌腱鞘炎等疾病

位置

胫骨后肌是小腿背面深层的一块肌肉,位于趾长屈肌和长屈肌之间。起自小腿骨间膜后面上2/3及邻近的胫、腓骨,肌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及楔骨。

胫骨后肌主要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腹主要是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纤维组成,肌纤维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而肌腱连接肌肉组织和骨组织。沿胫骨后肌表面斜向外下,在长屈肌与腓骨之间下降于外踝后方,终于外踝支的动脉为胫后动脉,为胫骨后肌的血液供应,胫骨后肌的神经支配为胫神经。

胫骨后肌为小腿肌后群的一部分,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有利于人体进行行走等活动。

屈踝关节

由于胫骨后肌肌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及楔骨,可以帮助屈踝关节,使小腿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使足内翻

由于胫骨后肌附着于足舟骨及邻近跗骨,使胫骨后肌具有使足内翻的功能。

胫骨后肌为小腿肌后群的一部分,其饮食养护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三餐定时定量、清淡饮食等,可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有利于胫骨后肌的养护。也可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等,有助于增强胫骨后肌的力量,使踝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

适当的体育运动也有利于胫骨后肌的养护,如足球、打羽毛球、跑步等,可增强胫骨后肌的力量,在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踝关节的保护,以免增加胫骨后肌的负担,造成小腿后部或足部酸痛等不适。运动时也应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避免运动过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防护是胫骨后肌日常养护中的重要部分,可保持胫骨后肌处于健康的状态,也对胫骨后肌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足部频繁内翻或踝关节过度的跖屈外翻,以免使胫骨后肌在内踝后的沟管中不断摩擦,久坐或久站时可适当活动足部,放松小腿部位肌肉,有助于胫骨后肌的养护。

注意防护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时外出时应注意保护足部和小腿,避免寒冷、外力等因素刺激,从而损伤胫骨后肌,可有效预防胫骨后肌损伤等疾病。

胫骨后肌具有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的功能,当出现胫骨后肌疾病时,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胫骨后肌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胫骨后肌和不健康胫骨后肌的区别。

胫骨后肌形态

1、正常胫骨后肌

正常胫骨后肌起源于胫骨后外侧骨面,行于趾长屈肌深面,向下移行为肌腱并在内踝后的沟内向前,此后肌腱分为三部分。前部最大,为腱的直接延续,止于舟骨粗隆、楔骨关节的下部关节囊和内侧楔骨下面。中间部止于第2、3楔骨和骰骨,并向远端延续,穿过腓骨长肌深面,发出3支止于中间3个趾骨基底。后部是肌腱主腱,止于跟骨载距突前缘,是胫骨后肌肌腱与跟骨相连的唯一部分。

2、异常胫骨后肌

胫骨后肌损伤

可表现为胫骨后肌肌腹部位出现磨损或退变,甚至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

胫骨后肌麻痹

胫骨后肌麻痹时可见胫骨后肌处于松弛状态,胫骨后肌被动延长,甚至出现胫骨后肌萎缩。

胫骨后肌肌腱损伤

可见胫骨后肌肌腱长度增加,肌腱的部分撕裂,甚至完全性撕裂或断裂。X线检查可见距跟角度增大,舟关节半脱位。

胫骨后肌腱鞘炎

可见胫骨后肌腱挛缩,腱鞘内有大量的液体、脂肪或发生黏液性改变。

胫骨后肌受损后,多表现为足部疼痛、肿胀,或伴有踝关节活动受限,具体如下:

足部疼痛

胫骨后肌受损后可出现足部疼痛,主要为内踝后部和下方疼痛,疼痛可向足跟内侧传射,引起足跟内侧疼痛,还可以向前传射,引起足内侧疼痛、麻木及麻刺感,可在久行久立后疼痛明显,全足负重时疼痛加重。

足部肿胀

胫骨后肌受损后也可出现足部肿胀,主要为内踝局部肿胀,在内踝后下缘,呈一条弧形肿胀区,近端可高达踝关节,远端可延及足底内侧。

踝关节活动受限

胫骨后肌病变后,也会引起踝关节活动受限,出现不能屈踝关节、不能使足内翻等症状,甚至出现足外翻畸形、扁平足、足运动耐量减低、影响行走等情况。

胫骨后肌受损后可引起胫骨后肌损伤、胫骨后肌麻痹等疾病,而影响胫骨后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暴力因素

棍棒以及足球运动员的冲撞踢伤等暴力因素可直接导致胫骨后肌受损,在跑跳过程中,由于肌肉的强力收缩时产生的间接暴力,也可诱发胫骨后肌损伤,足球、体操、跳高、跳远等运动员为暴力因素导致胫骨后肌损伤的好发人群。

慢性劳损

足频繁的跖屈与内翻活动或踝关节过度的跖屈外翻,可以使胫骨后肌在内踝后的沟管中不断摩擦,在长期累积下,容易造成胫骨后肌损伤。

疾病因素

胫骨骨折、踝关节损伤、炎性疾病或扁平足畸形的足结构改变,也可刺激胫骨后肌,从而诱发胫骨后肌损伤。

其他因素

外科手术、寒冷刺激、年龄等因素也可导致出现胫骨后肌病变,不合适的运动鞋可能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或使足部外翻,从而造成胫骨后肌损伤。

日常生活中不能直接观察到胫骨后肌的变化,胫骨后肌是否健康,主要通过观察全身症状自测。如果出现足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可能是胫骨后肌麻痹引起;如果出现足部疼痛,同时伴随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足外翻畸形、影响行走等情况,则可能提示胫骨后肌肌腱损伤,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并积极治疗。

胫骨后肌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视诊可直接观察胫骨后肌损伤后是否造成足外翻畸形,也可通过触诊踝关节内侧,触摸到胫骨后肌肌腱,了解胫骨后肌肌腱的走行,体格检查也可了解胫骨后肌的肌肉力量,对诊断胫骨后肌是否出现损伤提供帮助。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观察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增高,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影像学检查

CT、核磁共振检查

可检查胫骨后肌的完整性、与周围组织的的关系,帮助确诊胫骨后肌损伤等疾病。

超声检查

能够明确胫骨后肌的形态和血流走向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周围组织渗出等情况,为诊断胫骨后肌疾病提供帮助。

电生理检查

通过观察胫骨后肌和周围相邻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电生理信息等数据,可对胫骨后肌的功能状态作出相应的评定。

其他检查

提踵试验:提踵试验也可帮助判断胫骨后肌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即观察单足提踵能不能达到30°站立,胫骨后肌损伤时,可出现提踵无力或不能提踵站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