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一组由于尿浓缩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导致的以多饮、多尿为特征的综合征
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等
病因有颅内肿瘤、颅内损伤、颅内感染、肾脏或全身疾病、遗传性因素、药物等
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能需手术治疗

定义
尿崩症是指精氨酸升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精氨酸升压素不敏感,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烦渴、多饮与排出大量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分型
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两大类。
中枢性尿崩症:精氨酸升压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导致的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
肾性尿崩症:精氨酸升压素正常存在甚至增高的情况下,肾脏对精氨酸升压素不敏感,导致的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

发病情况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以青少年多见。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2:1。

病因
致病原因
中枢性尿崩症
继发性
约50%患者由下丘脑神经垂体及附近部位的肿瘤引起,如颅咽管瘤、松果体瘤、第三脑室肿瘤、转移性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等。
约10%的患者由头部损伤引起,严重脑外伤、垂体下丘脑部位的手术等。
少数患者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如脑炎、脑膜炎、结核、梅毒等。
少数患者由肉芽肿病变引起,如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类肉瘤、黄色瘤等。
少数患者由血管病变引起,如动脉瘤、冠状动脉搭桥等。
妊娠后期和产褥期可发生轻度尿崩症,与其血液中精氨酸升压素降解酶活性增高有关。
遗传性
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者可由精氨酸升压素-神经垂体素运载蛋白(精氨酸升压素-NP Ⅱ)基因突变所致。
本症可以是Wolfram综合征的一部分,
特发性
约占尿崩症的30%,临床上找不到任何病因。
部分患者尸检时,发现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神经细胞明显减少或几乎消失。
近年有报告显示,患者血中存在针对精氨酸升压素合成细胞的自身抗体。
肾性尿崩症
遗传性
约90%的患者由X染色体精氨酸升压素2受体基因(V2R)突变所致,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部分患者由编码水孔蛋白(AQP-2,参与精氨酸升压素受体后信号传递)基因突变所致,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继发性
可继发于多种肾小管损害,如慢性肾盂肾炎、阻塞性尿路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骨髓瘤、肾脏移植等。
可继发于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代谢紊乱疾病。
药物也可导致该病,如甲氧氟烷、丙氧吩、锂盐、地美环素、秋水仙碱、两性霉素、长春碱等。

发病机制
中枢性尿崩症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代谢,通过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髓质集合管细胞对水的渗透作用,而浓缩尿液(保留肾脏水分)。
精氨酸升压素分泌主要通过血浆有效渗透压进行调节。
下丘脑有对血浆钠和其他溶质细微变化十分敏感的渗透压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有设定精氨酸升压素释放阈值的作用。
精氨酸升压素的释放受多种刺激的影响,如血容量下降、低血压、神经肽物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药物影响。
精氨酸升压素产生、分泌、释放的任何环节受到影响,均可导致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主要缺陷为肾脏特定结构上缺乏精氨酸升压素受体,导致精氨酸升压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精氨酸升压素特异受体有缺陷,不能与精氨酸升压素结合;或由于细胞膜中的特定酶缺陷,影响相关结构对精氨酸升压素的反应。
药物甲氧氟烷、丙氧吩、锂盐、地美环素、秋水仙碱、两性霉素、长春碱等可导致肾小管对精氨酸升压素不敏感。
肾髓质渗透梯度消失而导致浓缩功能障碍。

症状
主要症状
多尿
起病较急,发病日期比较明确。
排尿频繁,尿色清淡,夜尿显著增多。
24小时尿量4~10L,一般不超过18L。
部分患者症状较轻,24小时尿量为2.5~5L。
烦渴与多饮
烦渴而大量饮水,喜爱喝冷饮。
在劳累、感染、月经期和妊娠期均可加重。

其他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下降,食欲缺乏。
长期患病且未经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唾液减少、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焦虑和失眠的症状。
婴幼儿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烦躁、经常哭啼、难以入睡、生长迟缓、体重减轻等症状。
当病变累及口渴中枢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表现为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谵妄,甚至死亡。

就医
就医科室
内分泌科
出现不明原因的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出现发热、烦躁、谵妄等症状时,建议立即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可以记录每日饮水量及尿量(饮水或排尿时可使用带有刻度的容器),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烦躁等症状?
是否饮水很少时仍然尿量多?
病史清单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是否有人有尿崩症病史?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是否有头颅外伤、垂体下丘脑手术病史?
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脑部肿瘤等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化验检查:血、尿渗透压、禁水-加压素试验、血浆精氨酸升压素、精氨酸升压素抗体、抗精氨酸升压素细胞抗体、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
影像学检查:颅骨磁共振成像检查、颅脑CT、鞍区磁共振成像检查、肝胆胰脾双肾超声、心脏超声
其他检查:心电图、视力和视野检查、尿量测定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去氨加压素、鞣酸加压素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水剂、氢氯噻嗪、氯磺丙脲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多饮、多尿症状的家族史。
患者母亲怀孕时羊水过多史。
有脑部肿瘤、脑外伤、肉芽肿疾病、脑血管病变史。
有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代谢紊乱病史。
服用甲氧氟烷、丙氧吩、锂盐、地美环素、秋水仙碱、两性霉素、长春碱等相关药物史。
临床表现
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均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等症状。
24小时尿量4~10升,一般不超过18升,尿色淡如清水。
实验室检查
尿量测定
尿崩症患者尿量多可达4~20升/天。
血、尿渗透压测定
血渗透压正常或稍高。
尿渗透压多低于300mOsm/(kg·H2O),严重者低于60~70mOsm/(kg·H2O)。
禁水-加压素试验
正常成人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渗透压超过800mOsm/(kg·H2O);注射外源性精氨酸升压素后,尿渗透压一般不升高,少数人可升高,但升高水平不超过5%。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精氨酸升压素缺乏,注射外源性精氨酸升压素后,尿渗透压明显升高,较注射前至少增加9%以上。
肾性尿崩症的患者在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加压素后仍无反应。
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在试验中发生严重脱水(体重下降超过3%或低血压),会停止试验,并及时补充水分。
血浆精氨酸升压素测定
正常人随意饮水后,血浆精氨酸升压素为2.3~7.4pmol/L,禁水后可明显升高。
中枢性尿崩症的患者血浆精氨酸升压素则不能达正常水平,禁水后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
肾性尿崩症的患者血浆精氨酸升压素多为正常水平,禁水后可出现升高。
精氨酸升压素抗体和抗精氨酸升压素细胞抗体测定
原发性尿崩症患者血中存在下丘脑室旁核神经核团抗体,即针对精氨酸升压素合成细胞的自身抗体。
其他检查
血电解质检测,了解有无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
肾功能检测,了解有无肾小管损害。
血糖检测,了解有无糖尿病。
基因检测,针对精氨酸升压素(包括AVP-NP Ⅱ)、WFS 1、AQP-2等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遗传性病因。
影像学检查
颅脑MRI、CT检查,了解下丘脑和垂体及附近部位有无肿瘤。

诊断标准
中枢性尿崩症
尿量多:可达8~10升/天或更多。
低渗尿: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一般低于200mOsm/(kg·H2O),尿比重多在1.005以下。
饮水不足时,常有高钠血症,伴高尿酸血症。
禁水-加压素试验不能使尿渗透压明显增加,而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渗透压较注射前增加9%以上。
去氨加压素(DD-精氨酸升压素)或加压素治疗有明显效果。
肾性尿崩症
常有家族史,或者患者母亲怀孕时羊水过多史,或有引起继发性肾性尿崩症的原发性疾病病史。
出生后即有症状,婴儿患者有尿布更换频繁、多饮、发育缓慢或不明原因发热,儿童及成年患者有多尿、口渴、多饮症状。
尿浓缩功能减低,每日尿量明显增加,比重<1.010,尿渗透压低,多低于300mOsm/(kg·H2O)。
禁水-加压素试验常无尿量减少、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无明显升高等,尿渗透压/血渗透压比值<1。
注射加压素治疗后仍无反应。

鉴别诊断
精神性烦渴
相似点:两种疾病症状相似,均有多尿、烦渴等症状。
不同点:常有精神因素存在,症状多为渐进性起病,逐渐加重且随精神因素波动,夜间饮水较少。精神性烦渴患者的血和尿渗透压均为低渗,禁饮后血渗透压正常,尿渗透压高于血渗透压,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可稍增加,但<10%。
糖尿病
相似点:两种疾病症状相似,均有多尿、多饮、烦渴的症状。
不同点:糖尿病的患者还可能存在饮食增多、体重减轻等症状。检测血糖可升高,而尿崩症的患者血糖多正常;糖尿病患者的禁水-加压素试验和血浆精氨酸升压素测定均正常。

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监测24小时尿量、饮水量。
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避免饮茶、咖啡等饮料。

药物治疗
去氨加压素
又名“1-脱氨-8-右旋精氨酸升压素”,为人工合成的加压素类似物。
DD-精氨酸升压素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该药目前已有口服剂型(如“弥凝”片剂),对多数患者可维持8~12小时抗利尿作用。
鞣酸加压素注射液
一般为肌内注射。
首次注射一定剂量后,需根据药物起效情况和持续时间来调整药物剂量和间隔时间,具体用量存在个体差异。
垂体后叶素水剂
一般为皮下注射。
药效维持时间稍短,每日需多次注射。
该制剂常用于颅脑外伤或术后意识不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疗。
氢氯噻嗪
有排钠作用,而肾小管在体内缺钠的情况下,会使得肾小管重吸收增加,从而使尿量减少。
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能引起低钾、高尿酸血症等,应适当补充钾盐。
氯磺丙眠
该药可刺激精氨酸升压素释放,并增强精氨酸升压素对肾小管的作用,从而使尿液减少。
该药可引起严重低血糖和水中毒,使用后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病因治疗
继发性尿崩症应尽量治疗其原发病。
抗感染治疗
如果是脑膜炎、脑结核、梅毒性脑膜炎、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疾病引起,需针对性地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等。
手术治疗
如果是脑部肿瘤、头部损伤、脑部肉芽肿病变、脑部血管、阻塞性尿路疾病等疾病引起,必要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纠正代谢紊乱
如果是低钾血症、高钙血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代谢紊乱疾病引起,则需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停药或更换药物
如果是甲氧氟烷、丙氧吩、锂盐、地美环素、秋水仙碱、两性霉素、长春碱等药物引起,需及时停药。
在必须服药的情况下,可考虑更换相同作用的治疗药物。

中医治疗
目前没有中医药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但有些中药治疗后有效。
从中医角度,尿崩症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
该病重在滋补肺肾,调其肺、胃(脾)、肾等脏腑功能,以清热泻火、益气养阴、固肾摄津为主要治疗方法,滋阴清热治其标,培补脾肾治其本。
不同的患者,其中医证型不同,从而治疗和选择的方药也不同,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是否能治愈主要取决于病因。
如果病因能解除或治愈,如轻度脑损伤、感染性疾病、代谢紊乱、药物影响等,则可治愈。
如果病因不能解除或治愈,如遗传因素、脑部肿瘤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则不能治愈。
特发性尿症崩和遗传性尿崩症属于永久性,暂时不能实现治愈。

危害性
特发性尿崩症和遗传性尿崩症在正确饮水和治疗的情况下,一般不影响寿命。
患者因病情和条件所限不能摄入足够的水分,尤其是儿童,则会发生严重的脱水,表现为无力、纳差、精神异常、虚脱,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注意补充充足的水分。
饮食宜清淡,避免咖啡、茶类饮料。
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牛奶、蛋类、肉类、豆制品等,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生活管理
注意观察入量与尿量变化,正常情况下,出入量应该平衡,成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200~400毫升,24小时总尿量1000~2000毫升。
注意心理调节,避免因疾病产生过多负面情绪,要正视疾病,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预防
目前,尿崩症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
如果有尿崩症家族史,在孕育下一代前可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做到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下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陈志强,杨关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 3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童南伟,邢小平. 内科学内分泌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
Kamel KS, Halperin ML. Use of Urine Electrolytes and Urine Osmolality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Fluid, Electrolytes, and Acid-Base Disorders.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 2021, 6(5): 1211–1224.

[7]
Diabetes Insipidus. [2022-11-04]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kidney-disease/diabetes-insipidus)

[8]
Diabetes insipidus – PubMed Health. [2022-11-0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health/PMH0001415/)

[9]
Sinha A, Ball S, et al.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irst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adipsic diabetes insipidus. Pituitary, 2011, 14(4): 307–11.

[10]
Crowley RK, Sherlock M, et al. Clinical insights into adipsic diabetes insipidus: a large case series. Clin. Endocrinol., 2007, 66(4): 475–82.

[11]
Bichet DG.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Advance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2006, 13(2): 96–104.

[12]
Perkins RM, Yuan CM, et al. Dips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report of a novel treatment strategy and literature review. Clin. Exp. Nephrol., 2006, 10(1): 63–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