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药物引起的肺部疾病称为药源性肺病(DILD)。 药物对肺的不良反应系全身药物不良反应的一部分,其临床表现不一。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临床症状
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低热、关节疼痛等。肺部可闻及吸气末啰音,有时可以见到杵状指。

危害
可引起哮喘、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咯血等。

并发症
哮喘、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ARDS等。

检查
血药浓度、X线、纤维支气管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等。

诊断
结合患者用药史及临床经过、辅助检查等,做深入分析,排除肺部其他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治疗原则
停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支持治疗。

治愈性
及时停药,疗效一般较好。

饮食建议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

病因
病因
应用可导致肺部损伤的药物。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肺间质改变
(1)肺间质纤维化:其临床表现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非常相似。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体格检查通常可闻及吸气末啰音,杵状指有时可以见到。
(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临床上有咳嗽、呼吸困难、低热及血沉增快等。体格检查通常可闻及吸气末啰音。
(3)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和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的临床表现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似。
(4)过敏性肺炎:常亚急性起病(几天),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烧、呼吸困难,同时还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等。
(5)肺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本症临床特点为亚急性或逐渐起病,有气短、咳嗽、伴或不伴有发热及皮疹,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泡中嗜酸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其临床表现类似Loeffler综合征。
2.肺水肿
药物引起的肺水肿可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3.胸膜病变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非特异性的胸腔积液,有时可伴有肺实质浸润,部分患者胸液中可出现抗核抗体阳性和(或)胸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胸腔积液的量一般为中等以下,通常在停药1~2周后,积液可逐渐吸收。抗凝药物华法林不适当使用可引起血性胸腔积液。另外一些抗肿瘤药物如博来霉素、BCNU及放射治疗可引起肺间质纤维化,而发生气胸。
4.肺出血
药物引起的肺出血常为弥漫性肺泡出血,此外青霉胺可通过Ⅲ型变态反应引起肺和肾脏的出血,类似于Goodpasture综合征表现。
5.肺血管改变
其临床表现可有发热、体重下降、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甚至肺出血、胃肠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等。
6.红斑狼疮样改变
40%~80%的病例有肺部表现,包括胸膜炎、胸腔积液、肺不张和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药物引起的狼疮综合征与系统性狼疮相似,有多关节疼痛、乏力、发热、皮肤和肺部病变等。

诊断依据
药源性肺病的诊断比较困难,原因是其肺部改变为非特异性,又缺少特异性检查手段。诊断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药源性肺病的警惕性和可靠详细的用药史。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结合临床经过,做深入分析,排除肺部其他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1.尽早停用导致肺损伤的药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预后情况
药物性肺水肿的预后一般较好,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可逐渐缓解。肺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停药后症状可以缓解,激素治疗可以促进吸收。常见的致肺间质纤维化药物白消安(马利兰)引起的肺毒性反应,预后较差。总的病死率在50%~80%。环磷酰胺引起的肺毒性预后较差,死亡率约在50%。由甲氨蝶呤所致肺损伤的死亡率约10%。阿糖胞苷导致的肺水肿往往可在治疗后7~21天逐渐好转。阿糖胞苷导致的肺损害的死亡率约6%~13%。

护理
日常护理
要避免或减少粉尘、烟雾吸入,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以免加重肺部损害。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