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的一组症状
主要有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及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等症状
主要有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及药物原因
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中医中药及心理治疗
定义
便秘是一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可由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及药物导致。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1-4]。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
慢性便秘的病程应≥6个月。
分型和分类
按病因分类
功能性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进食后结肠的收缩减少,使食物在肠道中的运输时间延长。
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在排便时出现直肠的排空障碍,与腹肌、直肠、盆底肌肉以及肛门括约肌不能协调运动有关,最终导致直肠推动力不足,出现排便困难。
正常传输型便秘:患者进食后肠道运输正常,便秘的出现与精神及心理因素相关。
混合型便秘:患者同时存在进食后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和直肠排空障碍两种因素[5]。
器质性便秘
由肠道疾病如直肠、肛门病变等,或者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肠道外疾病所致的便秘。
药物相关性便秘
患者使用一些导致便秘的药物所引起的便秘,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钙离子拮抗剂等。
发病情况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目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患病率为7.0%~20.3%。老年人患病率为15%~20%[6]。
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病因
致病原因
功能性疾病
排除器质性疾病及药物所致的便秘,由功能性排便障碍、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所致,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与结直肠、肛门功能失调所致,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不良排便习惯:患者平素如厕时间长、排便时注意力不集中等。
不良饮食习惯:患者平素膳食纤维及水分摄入过少。
不良运动习惯:患者因工作或身体原因长时间坐位或卧床,未能规律运动。
精神因素:患者平时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可导致排便困难。
器质性疾病
结肠肛门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手术、外伤或肿瘤等导致的肠腔狭窄,以及痔疮、肛裂等肛管及肛周疾病等。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如甲减、甲亢、糖尿病、低钾血症、尿毒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认知障碍或痴呆、自主神经病变等。
肌肉疾病: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病等。
药物
容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包括:
抗组胺药:苯海拉明等。
解痉药: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等。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等。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等。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氟西汀、多塞平等。
镇痛药 :哌替啶、吗啡等。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等。
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
利尿剂:呋噻米、氢氯噻嗪等。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等。
作用中枢的药物:可乐定等。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胆汁酸螯合剂:消胆胺、考来替泊等。
抗酸药:铝碳酸镁、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
铁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
化学治疗药物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诱发因素
患者膳食纤维及水分摄入不足。
平时排便注意力不集中,排便时间长,引起痔疮,继而导致便秘。
患者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或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精神紧张。
滥用或不合理应用泻药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减弱,导致便秘。
低体重的女性也容易导致便秘。
症状
主要症状
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表现为排便费力、每次排便后仍有大便未排尽的感觉,肛门有堵塞感,且粪便干硬,不易排出或者排便时需用手抠来辅助排便。
排便次数减少
每周排便<3次,每次排便时间延长。便秘的病程如果≥6个月,称为慢性便秘。
其他症状
部分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结,堵塞肠道,可出现腹胀、腹痛症状。
长期便秘可导致患者食欲减退、疲乏无力,也可导致头晕、烦躁、失眠、焦虑。
部分患者可因用力排硬粪块而出现肛门疼痛。
部分患者排便前可在左下腹触及条索状块状物。
并发症
痔
由于粪便干硬,便秘患者经常用力排便,可能会导致患者肛周的静脉曲张,继而引发痔疮。出现大便带血、手纸沾有血迹等表现。
肛裂、肛乳头炎
患者长时间便秘,使粪便排出受阻,长时间停留在直肠的粪便在水分被吸干后,可形成粪石,用力排便时可导致肛裂、肛乳头炎,患者会有刀割样疼痛或者灼痛干感,排便后症状可有所缓解。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若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或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时,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
肛肠科
若患者排便困难伴有大便带血、手纸沾有血迹等表现时,可就诊于肛肠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应关注自己的大便习惯,如多久一次,还应关注大便的颜色、性状等。
若伴有明显腹胀、腹痛时,建议暂时禁食,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的?
平时偏食吗?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吗?
如厕时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是否喜欢在如厕时玩手机或者看书?
有没有腹痛?腹痛是否在便后缓解?
病史清单
是否有甲亢、糖尿病、脑梗死、老年痴呆等?
是否曾患有炎症性肠病、痔疮、结直肠息肉或者结直肠肿瘤病史?
是否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等容易导致便秘的药物?
最近是否经常失眠、烦躁、焦虑?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实验室检查:便常规、便潜血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盐酸哌替啶、可待因等。
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多塞平等。
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等。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患者平素患者平素膳食纤维及水分摄入过少,如厕时间长、排便时注意力不集中,长时间坐位或卧床。
患者平时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
既往患有炎症性肠病、手术、外伤或肿瘤等导致的肠腔狭窄,以及痔疮、肛裂等肛管及肛周疾病。
既往患有甲减、甲亢、糖尿病、帕金森病、痴呆、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病等。
目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等容易导致便秘的药物。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每周排便<3次,粪便干硬。
可有腹痛、食欲减退、乏力、焦虑、失眠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在左下腹触及包块。
辅助检查
对年龄>40岁,伴有便血、消瘦、腹痛、腹部包块等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
便常规、隐血试验
粪便常规可以观察粪便的一般形态,包括其量、性状、颜色、气味、寄生虫等。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则提示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可能与痔疮、肛裂、肠道肿瘤有关。
直肠指检
肛门直肠指检能帮助了解患者肛门是否狭窄及是否存在直肠肿块、痔疮等。
直肠指检也可以帮助了解肛门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有助于便秘患者的病因诊断。
腹平片
腹平片可以辅助诊断便秘、肠梗阻引起的器质性便秘等。
腹平片显示明显气液平则支持肠梗阻诊断。
腹平片对便秘引起的结肠明显扩张也能很好地显示。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诊断肠腔内息肉、结直肠肿瘤以及其他导致肠腔狭窄的器质性病变,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获得确诊。
对既往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或既往大便正常,突然出现大便性状和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或伴有便血、消瘦、贫血等报警征象时,需要完善结肠镜检查。
结肠传输试验
患者通过口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后拍摄腹平片,可以追踪观察标志物在肠道内的具体运行轨迹和速度,有助于评估便秘是慢传输型、正常传输型,还是排便障碍型便秘。
排粪造影检查
检查时把钡糊注入患者直肠中,模拟生理性排便活动,在X线下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功能变化,有助于诊断直肠肛门部位疾病。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将压力测定装置置入直肠内,令肛门收缩和放松,检查肛门内外括约肌、盆底、直肠功能及协调情况,可以辅助诊断出口障碍型便秘。
球囊逼出试验
将水囊或气囊置入直肠内,观察肛门直肠对水囊或气囊的排出能力,可以筛查排便障碍。
正常人可在60秒内排出球囊。
诊断标准和分级
诊断标准
便秘
便秘的诊断主要取决于症状,凡有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伴有粪便干硬,诊断为便秘。
备注:每周排粪次数指未使用缓泻剂的情况下来计算。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目前采用罗马IV标准进行诊断[7-10]。
6个月前开始出现便秘症状,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疾病、药物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便秘后,同时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在近3个月符合下列2个及以上的症状时,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至少25%的排便感觉有费力;
至少25%的排便不尽感;
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
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
分度
轻度便秘: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饮食、运动调整,短时间用药即可恢复。
中度便秘: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便秘:便秘症状重且持续,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且需要药物治疗、不能停药或药物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
肠梗阻
相似点:二者都可出现排便次数减少。
不同点:肠梗阻患者多伴有呕吐及明显腹痛,可出现肠鸣音亢进的体征。完善立位腹平片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结肠肿瘤
相似点:都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可出现腹胀、腹痛症状。
不同点:普通便秘患者的腹胀、腹痛症状,在排便后可逐渐缓解。结肠肿瘤患者除腹胀、腹痛外,还可出现消瘦、贫血表现,腹痛、腹胀在排便后无明显缓解。
炎症性肠病
相似点:都可能出现排便困难。
不同点: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可伴有便血和体重减轻。一般结肠镜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可以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肠道动力和排便功能。
治疗原则:以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
病因治疗
器质性便秘
可临时选用泻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如炎症性肠病、手术、肿瘤等导致的肠腔狭窄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要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药物所致便秘
如果便秘症状较轻,且导致便秘的药物是必须药品时,可暂时观察,进行通便对症处理即可。
如果便秘症状严重,或使用通便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遵医嘱减少药物剂量或用其他药物替代。
一般治疗
合理膳食:增加纤维素(25~35 g/d)、多饮水(1.5~2.0 L/d)。
规律运动: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车等改善便秘。一般推荐运动量为每天30~60分钟,每周至少2次。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 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10 min/次)。
药物治疗
如果便秘患者经过上述基础治疗1-2个月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可遵医嘱酌情使用相应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下:
容积性泻药
通过补充粪便中水分和增加粪便体积,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
常用药物有欧车前、麦麸、聚卡波非钙。
服药时要多饮水。
渗透性泻药
应用渗透性泻药后,会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使粪便变软,刺激肠道蠕动。
常用药物有聚乙二醇、乳果糖。
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出现腹泻、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刺激性泻药
刺激性泻药主要作用于肠道神经,刺激肠道内肠液分泌、增加肠道动力。
常用药物有比沙可啶、蓖麻油等。
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可导致肠神经损害。长期服用蓖麻油等蒽醌类泻药可导致结肠黑变病[5]。
促动力药
促动力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从而达到缓解便秘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普芦卡必利。
促分泌药
通过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患者排便。
常用药物有利那洛肽。
益生菌及益生元
长期便秘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多是失衡的,即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等的数量减少,同时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数量增加。通过补充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蠕动。
常用药物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5]。
益生元是一种膳食补充剂,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菌落中的细菌生长与活性,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改善寄主健康的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包括各种寡糖类物质或称低聚糖。
益生菌和益生元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灌肠剂和栓剂
临床常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在直肠内使用,可起到润滑肠壁,软化大便的作用,多用于大便干结的患者临时使用。
中医中药
中医的辨证施治对便秘的症状会有所改善,中成药制剂、汤剂等中药以及手法按摩、推拿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
针灸天枢、足三里和上巨虚等穴位,可有效治疗慢性便秘,增加排便次数,缓解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5]。
精神、心理治疗
对便秘伴有抑郁、焦虑、失眠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是将健康者粪便中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以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
近年来研究发现,患者通过粪菌移植后排便次数明显增加,4周时症状缓解率可达71.4%,但12周时症状缓解率仅为42.9%[11]。
粪菌移植治疗慢性便秘尚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如供菌者选择、移植剂量、移植频率等,且由于移植他人粪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目前仅限于研究,还没有常规用于临床治疗。
其他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腹壁肌电生物反馈和压力生物反馈,模拟排便时,腹壁电极和肛直肠压力感受器可感知并向患者显示其腹壁、直肠、肛管肌肉用力的状态,患者借此自我调节并纠正不协调排便的用力方式,训练患者协调腹部和盆底肌肉,从而恢复正常的排便模式。
目前推荐生物反馈作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骶神经刺激
又称为骶神经调控,2015年美国、欧洲神经胃肠病和动力学会共识意见和2016年罗马Ⅳ标准,均推荐将骶神经刺激用于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便秘[12]。
骶神经刺激治疗是将电极植入便秘患者体内,应用体外调节器进行测试调节,对于治疗有效(经过2~3周的筛选期,便秘症状改善达50%以上)的患者,植入永久性的骶神经调节器。 [13]。
预后
治愈情况
一般情况下,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可能治愈。
器质性疾病所致便秘是否治愈与原发疾病是否正规治疗,及具体疗效相关。
便秘的预后与患者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是否改善有关,也与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相关。另外,长期滥用刺激性泻药也会影响预后。
危害性
便秘的患者由于肠动力差,影响消化功能,可导致腹胀、食欲欠佳、口臭等。
长期便秘的患者,过分干结的大便在排出时可损伤直肠黏膜,影响静脉回流,可导致直肠炎、痔疮等相关疾病。
长期便秘的老年人群,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时,在患者过分用力排便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多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草莓、西蓝花、绿叶蔬菜等新鲜蔬菜水果。
避免进食过少或食物过于精细的食物。
每天摄入1.5~2.0 L水。
生活管理
不要久坐,要规律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患者如厕时应避免时间过长,避免注意力不集中,不要在如厕时玩手机等。
养成每日定时规律排便的好习惯。
心理管理
便秘患者应该积极疏解焦虑情绪,如向家人及朋友倾诉,或者积极就医,减轻便秘症状。
随诊复查
便秘患者应该积极就诊后明确病因,再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都应该定期复查,观察病情进展、监测长期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预防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每天摄入1.5~2.0 L水,坚持适当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久坐不动。
多进食高纤维含量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少或食物过于精细,导致对结肠刺激减弱。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便秘的发生。
当外出旅行、生活节奏发生变化时,不要压制自身的便意,一有便意时,应及时如厕。
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避免与便秘相关的药物。
积极治疗引起便秘的原发病。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下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姜泊. 胃肠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等.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12) : 1100-1107.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 [J] . 中华消化杂志,2019,39 (9): 577-598.
[6]
LongY, HuangZ, DengY,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in South China: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using the Rome Ⅲ criteria[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7,29(1).
[7]
方秀才.罗马Ⅳ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的修改对我国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 26(5):481-483.
[8]
LongY, HuangZ, DengY,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in South China: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using the Rome Ⅲ criteria[J/OL].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7, 29(1)[2016-07-14].
[9]
Vriesman MH, Koppen IJN.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Jan;17(1):21-39.
[10]
Aziz I, Whitehead WE, Palsson OS. An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ome IV functional disorders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Jan;14(1):39-46.
[11]
TianH, DingC, GongJ, et al. Treatment of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with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 pilot study[J].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6, 50(10): 865-870.
[12]
DrossmanDA, HaslerWL. Rome Ⅳ-functional GI disorders: 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6): 1257-1261.
[13]
GelosM, NiedergethmannM. Sacral nerve modulation in coloproctology[J]. Chirurg, 2018, 89(6): 48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