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牙龈出血的中医治疗医案

医案一:陈xx,男,25岁。农民。患者于夜间流鼻血已十余天,经当地医院多方医治未愈,于1979年3月17日来诊。患者出血量多,色鲜,伴口干咽燥,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浮数。舌淡之象系衄血过多初露虚象,但病机仍属肺热炽盛,迫血妄行,须以驱邪为主,热去衄止,则正虚自复。治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药:生地18g,白芍30g,白茅根30g,丹皮12g,麦冬18g,芦根30g,藕节30g,黑侧柏叶30g,玄参18g,黄芩18g,三七9g,茯苓15g,黑地榆30g,桔梗9g,甘草3g,莲蓬炭30g,黑棕榈炭30g。

服上药三剂,鼻衄止,恐病复发,于3月21日复诊,原方减去黑侧柏叶、黑地榆、莲蓬炭、黑棕榈炭、三七、加当归、白术,以补血健脾,三剂而愈。

医案二:刘xx,男,38岁,河北省城安县人。患者牙龈出血半年,曾在邯郸某医院、安阳某医院治疗,均未获效,于1978年5月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牙龈出血,血色深红,伴见口苦咽干,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此属肝胃热盛,循径上炎,损伤牙龈之脉络所致。治宜凉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生地12名,丹皮12g,茯苓15g,白芍25g,黄连须9g,麦冬12g,芦根30g,玄参15g,黄芩12g,黑侧柏叶30g,薄荷6g,石膏12g,郁金12g,牛蒡子15g,甘草3g。

上药服五剂,因路途遥远,回家服用。12月6日,患者来信,主诉药后胁肋疼痛减轻,牙龈出血大减,原方续服十付,诸症悉除。

按:综上二例,虽患者出血的部位不同,但究其原因,均属内热炽盛,迫血妄行所致。故治则相似,均以凉血解毒止血为主,用生地、丹皮、白茅根、芦根、黄芩以清热凉血解毒;佐以白芍养阴柔肝;但同中有异。因例一出血在鼻,鼻为肺之窍,由肺所主,鼻出血,则为肺热炽盛,元阳损伤络肺所致,故佐以桔梗载药上升入肺。例二出血在龈,齿龈为阳明经所过,阳明热盛,腐败牙龈,损伤脉络则致龈衄,故加石膏、黄连清阳明经之实火,佐以藕节、黑地榆、黑侧柏叶、三七、莲蓬炭、黑棕榈炭止血,以治其标。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