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缝渗血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徐夫人,二十七岁,患齿缝渗血证。每当月信时其证即发,而经水仍来,亦不准期。发时心中非常难受,曾请诸医诊治,有用凉血;有用活血养血;有以为逆经之证,用调经药。诸法遍施总不见效。故来寓求诊。诊得脉来无力,断为脾虚无以统血之候。用归脾法出入加减。

方用:山药15g,白术10g,黄芩15g,茯神15g,龙眼肉15g,炒酸枣仁15g,生地炭30g,藕节15枚,当归10g,广木香6g,远志8g,炙甘草6g。水煎服。

每日一剂,连服三剂后,齿缝已不再出血,惟觉精神疲倦。上方去生地炭、藕节,加党参15g,白芍15g,熟地15g,泽泻10g,如此出入加减,服药二十余剂,痊愈。

按:此证系过剂之害,诸凡血证,属于火热者居多,以火热内蕴,血脉涨大,涨伤经络,血即渗出。出于鼻者为衄血,出于身者为血汗,渗至肺者为唾血,伤于胃者为吐血,至于肠为便血。初起治血之法,治其标者先止血,治其本者泻火热。内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病愈过半,即宜调其元气,使其自己恢复,慎勿过剂。若看其血尚未止,仍用止血泻火药物反不见效。盖治病之时,多碍生机,长行克伐经络反不能复元。当此之时,则宜调以甘药,补气补血。归脾汤者,诚此证之圣药也。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