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湿健脾,理气和胃法治疗胃脘痛

张xx,男,40岁,河南省郸城县人。于1974年8月4日初诊。胃脘胀痛三年,时作时止,近因吃甜食而发,痛不可按。经诊治,有曰“脾胃虚寒”,而用温药补之;或云“气滞血瘀”,又用峻药下之,均无显效。

茯苓患者体质肥胖,素嗜肥甘,纳呆食少,倦怠乏力,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而腻,脉滑数。诊断:胃脘痛。辨证:脾失健运,湿邪阻滞,胃部络肝瘀阻。治则;利湿健脾,理气和胃。处方:茯苓30g,白术15g,泽泻10g,猪苓10g,桂枝3g,竹叶10g,白蔻仁10g,四剂。水煎服。服药间忌食猪肉、甜食。8月9日二诊:服药后无明显变化。因湿邪为患,不易速去,且病日久,故法不变。守方加陈皮10克。连服二十剂,痛止胀除。按;湿邪重浊粘腻,不易速去。而此例屡经误治。寒凉之品,至伤脾阳,湿邪郁遏愈甚,疼痛更甚;湿燥补益之剂,使湿从热化,而小便不利。今用五苓散倍其苓、术之量,以达利湿健脾之效,乃治本之法;白蔻仁、陈皮理气和胃止疼;桂枝化气利水,使湿邪从便而祛。湿邪祛,脾胃健,郁滞除,而胃脘疼痛自止。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