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上说:泽泻,味甘,性寒。主治风寒湿痹;分娩困难;能使水液消除,以助养五脏,增加气力,使人肥健。长期服用能使听力增强,眼睛视物清楚;没有饥饿感,寿命延长。泽泻也叫鹄泻,生长在水塘、积水坑、水草丛杂的地方。
【原经文】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池泽。
本文目录
1 中药泽泻图片2 泽泻的功效与作用3 【治疗方剂】(仅供参考)3.0.1 治水湿肿胀3.0.2 治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3.0.3 治心下有支饮,苦于晕眩3.0.4 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漓
中药泽泻图片
【释名】泽泻也叫建泽泻,是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用微火烘干,除去须根及粗皮,以水润透切片,晒干即可。可用麸或盐水炒用。
泽泻的功效与作用
《本经》说,泽泻味甘,性寒。主治风、寒、湿邪侵袭身体而引起的风湿病;治疗妇女乳汁不足或排泄困难;可利水渗湿,滋养五脏,增益体力,使人健康强壮。长期服用能使人耳目灵敏,耐饥饿,寿命延长,身体轻便。
中医认为,泽泻甘淡而有渗泄作用,又归肾与膀胱经,因而可以利水;加上其性寒,因而还能泻去肾与膀胱的湿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泽泻有显著的利尿效果,尤其对于肾炎患者。它经常与白术、砂仁等配合使用,用以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以清泻肾与膀胱的湿热;常与甘草、滑石、知母、黄柏配合使用,用以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结核、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泽泻不仅能驱除下焦湿热,还能驱除中焦湿热,避免湿热上升到上焦。古代医者认为,湿邪入脾,就会使人瘦弱;湿浊上泛,蒙蔽清窍,就会引起目不明、耳不聪之症。如今,泽泻被广泛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美尼尔氏症)和高血脂,也证明了《本经》所说的泽泻使人“耳目聪明”的科学性。
《本经》说泽泻能养五脏,久服使人身体健壮,事实并非如此。泽泻虽然驱除了脾胃的湿热,使清气上行,使五脏、气血得以安宁,消除了头晕目眩、耳目功能减弱的症状;但泽泻并非补益之品,久服大量泽泻会导致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反而使人目昏耳聩。
【治疗方剂】(仅供参考)
治水湿肿胀
白术、泽泻各31克。上药做成丸子,每次用茯苓汤送服9克。
治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
泽泻、白术、白茯苓各9克,加水240毫升、姜5片、灯心草10根,煎至八成,温服。
治心下有支饮,苦于晕眩
泽泻汤:泽泻15克,白术6克。上药水煎后,分两次服。
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漓
泽泻汤:泽泻30克,牡丹皮、桂心、甘草、榆白皮、白术各1克,赤茯苓30克,木通 30克。上药研末,每次取10克,饭前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