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中联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医生
谢海洲
科室
内科
姓名
董某某
性别
男
就诊时间
10:05
节气
春分后第4天
主诉
痴呆1年余。
现病史
患脑血栓一年余,伴记忆减退,意识不清。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住宣武医院治疗。
既往史
病毒性脑炎,陈旧性脑梗,2型糖尿病,颈动脉支架后。
个人史
无
过敏史
无
婚育史
无
家族史
无
舌质
舌暗淡
舌苔
苔厚腻
脉象
沉脉,弦脉
辅助检查
头颅CT:颅内多发缺血灶,老年性改变,右侧上颌窦异常密度影,炎症可能性大。
辨证分析
肝肾亏虚,血瘀内阻,痰火扰心。
中医诊断
痴呆
西医诊断
血管性痴呆
治则治法
补肾健脑,清热解毒,益气化瘀,祛痰通窍。
方剂组成
制首乌20g 枸杞子15g 菟丝子20g 黑桑椹30g 黑芝麻30g 黑大豆30g 黄芪30g 川芎10g 丹参15g 赤芍15g 桃仁10g 红花10g 石菖蒲15g 夜交藤30g 莲子心3g 苍耳子9g 连翘12g 忍冬藤15g
用法
7剂,日2次,水煎服。
二诊
就诊时间
2004-04-02
病情变化
患者情绪趋于平稳,不太急躁,精神好,有时可与人交流,面有笑容,狂躁减少,仍有自言自语,有痰量不多,睡眠易醒,有时整夜不睡,白天有发作性头晕,甚则欲倒,纳食可,二便尚调。
舌质
舌红暗嫩
脉象
沉脉,弦脉
辨证分析
痰瘀闭窍。平肝开窍,养心安神,升清降浊,化痰醒脑开窍。
方剂组成
郁金12g 菖蒲12g 栀子9g 淡豆豉12g 茯苓30g 金礞石15g 莲心3g 黄芩9g 沉香末3g 白术15g 生地黄30g 知母10g 百部12g 夜交藤30g 百合15g
用法
12剂,日2次,水煎服。
按语
本例治疗特点是:1、“寓补于通,寓通于补,攻补兼施”。通即是通窍,开窍之意,无论是补虚还是逐邪,最终目的是恢复清窍神明的功能,随着机体的衰老,脏腑功能的减退,尤其是脑血管病变后,肾衰与血瘀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人体衰老的重要机制,也是痴呆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治疗应扶正与驱邪并举。2、痰瘀同治。津血同源,痰来自于津,瘀生乎于血,痰阻则血瘀,瘀久必生痰,病理上两者互为因果,临床症状又常见痰瘀交结,因此治疗必须痰瘀同治。3、脾肾双补。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两者生理上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脾肾双补优于单纯补肾或健脾。
三诊
就诊时间
2004-05-14
病情变化
发作性的头晕欲倒已缓解,每天认识家人时间可达5~6小时,说话较前有条理。口中仍喃喃自语达20小时/日,每每餐后40分钟症状加重,不识亲人,双目发直,喉中有痰,舌头打卷,睡眠差,时常昼夜不眠,服安眠药无效。
舌质
舌暗红嫩
脉象
缓脉,弦脉
辨证分析
痰瘀闭窍。化痰开窍,补肾健脑。
方剂组成
茯苓30g 桂枝10g 白术15g 丹皮12g 炙草10g 黑桑椹30g 黑芝麻30g 黑大豆30g 制首乌20g 砂蔻仁各3g 郁金12g 菖蒲12g 栀子9g 通草6g 连翘12g 煅龙牡各30g 灵磁石15g 生姜5g 淡鲜竹沥水50ml
用法
30剂,日2次,水煎服。
四诊
就诊时间
2004-06-15
病情变化
现餐后病情加重症状有所减轻,夜间能入睡,但不安神,梦语较多,有时伴有哭喊呓语,白日仍有喃喃自语,大部分时间能认识家人,可进行日常简单的交流,健忘,尤以近期记忆障碍突出,出门仍不识路。
舌质
舌暗红
脉象
缓脉,弦脉
辨证分析
脾肾亏虚,痰瘀为患,清窍失用。化痰开窍,补肾健脑。
方剂组成
上方去栀子, 通草, 连翘, 加地龙10g、全蝎10g、土鳖虫6g。
用法
日2次,水煎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