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L在医学上,一般是指急性髓系白血病。白血病可能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相关,是一种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出现贫血、发热、出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眼部不适表现。一般可通过血象、骨髓象、免疫学检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进行确诊。确诊后,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白血病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一、病因:
1、 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在大剂量或大面积照射后,可使骨髓受到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DNA突变、断裂和重组,从而导致白血病;
2、化学因素:多年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从而诱发白血病;
3、遗传因素:如家族里多人有白血病患病史,其后代的白血病患病概率通常较高。
二、临床表现:
1、贫血:部分患者因病程短,无明显贫血症状。但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伴有严重的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颜面苍白等表现;
2、发热:部分患者在早期即有发热,可出现低热或高热。高热时,可有畏寒、出汗。发热可能是白血病本身所致,也可能是合并感染所致,如肺部感染、口腔感染、咽峡炎等;
3、出血:早期可有出血表现,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如皮肤瘀斑、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等;
4、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轻度肿大为主,且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5、骨骼和关节:可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关节、骨骼疼痛;
6、眼部:部分AML可伴有粒细胞肉瘤,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导致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等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大多数患者的白细胞会出现增多,一般>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部分患者会出现白细胞正常或减少,低者可<1.0×10^9/L,此时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2、骨髓象:骨髓象是确诊各种类型白血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项目,可以测定原始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的比值,判断是否为AML;
3、免疫学检查:可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序列相关抗原,确定其来源;
4、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
5、血液生化检查:血清尿酸浓度增高,特别在化疗期间,尿酸排泄量会增加,甚至出现尿酸结晶。如患者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量增加、蛋白质增多,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
四、治疗:
1、一般治疗:需及时处理高白细胞血症,可遵医嘱使用羟基脲治疗。患者在化疗后,粒细胞会有所减少,因此,需要注意保护性隔离。如患者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需要及时输入成分血。同时需鼓励患者大量喝水,防止高尿酸血症,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别嘌醇片。另外,还需维持肠外和肠内营养,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保证营养摄入量;
2、抗白血病治疗:主要为诱导缓解化疗,可使用蒽环类药物,如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注射用盐酸伊达比星等。达到完全缓解后,可以考虑进行骨髓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