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机体里的湿气一般可以通过出汗、大小便、呕吐等方法排出,因此出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湿气,可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增加出汗量,帮助排湿气。湿气中医称之为湿邪,多因气候潮湿、淋雨涉水等所致,此外自身体质虚弱,也可能导致体内出现湿气,轻微的湿气可通过运动缓解,但若症状严重则需药物治疗。
运动时不仅会随汗液将湿气排出,还有一定促进血液循环、肠胃蠕动,改善体质的作用。但不建议为排湿气追求大汗,汗液的排出除了会引出湿气,还会带出体内的水、钠离子等物质,可能会引起水钠失衡,产生头晕、恶心等症状。所以建议在出汗量增加时,注意水分与盐分的补充,以免产生其他不良反应。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术、茯苓、荷叶等泡水饮用,或食用一些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等帮助排湿气。此外,拔罐、刮痧、药蒸等都对祛除机体的湿气有一定辅助作用。
若体湿症状较为严重,一般运动无法祛除湿气,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藿香正气散、二妙散、参苓白术散等,具体用药需依据临床医生诊断。此外,体内湿气过重的患者,应避免处于潮湿环境或食用过多生冷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