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_紫苏的作用_紫苏的用法用量_紫苏的不良反应

紫苏,中药饮片名。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通用名称

紫苏

英文名称

perilla fruit

汉语拼音

Zisu

药品类型

发散风寒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

参考价格

暂无参考价格 目录

性状

紫苏叶: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或未切叶。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叶柄紫色或紫绿色。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切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紫苏梗:本品呈类方形的厚片。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有的可见对生的枝痕和叶痕。切面木部黄白色,有细密的放射状纹理,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气微香,味淡。

主要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适应病症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药性分析/方解

辛,温。归肺、脾经。

用法用量

5-10g。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1、历代本草皆认为,紫苏为纯阳之品,味辛而散发,有发汗伤气之虞,故表虚自汗者不宜应用。如患者临床表现为动则多汗,畏风,气短乏力,反复感冒,脉细弱无力,苔薄白而淡,当忌用或不可单用紫苏,以免过度发散,更伤肺气。

2、紫苏性温,故风热外感,温病初起,以及胃热火升等温热证者,皆所不宜。如临床表现为发热,不恶风寒,或仅微恶风寒,汗出而热不退,口于口渴,呕逆,咽痛红肿,牙龈红肿疼痛,斑疹红赤,脉浮数,舌质红,苔黄等症皆不可使用。

3、紫苏子擅降气开郁,滑肠通便,故脾虚滑泄者,凡临床表现为纳差运化无力,大便溏薄或滑泄无度,气短疲乏,脉虚细,舌质淡,苔薄白等症者皆应慎用。

注意事项

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α-蒎烯成分,可引起皮疹、谵妄、共济失调、昏迷等症状,并刺激胃肠道。吸入时可引起心悸,头晕,神经失调,胸痛,支气管炎,肾炎等。应用时,应加注意。

2、紫苏所含肉豆蔻醚为毒性成分,静脉注射0.12ml即可引起广泛肝脏变性。胃肠吸收不完全,还可增强5-羟色胺的作用,对大脑有中度兴奋的作用,还有致幻的作用。故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肝功能及神经系统方面变化

3、紫苏常分紫苏叶与紫苏梗入药,紫苏叶发汗力较强,紫苏梗则长于行气宽中安胎。

4、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紫苏有升高血糖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大剂量使用。

5、紫苏忌鲤鱼,其机制何在,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贮藏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一部。

附注

紫苏梗,辛,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煎服,5-10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