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即盐酸胺碘酮,西药名。常用剂型有胶囊剂、片剂、注射剂等。为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类心律失常的治疗。
通用名称
胺碘酮
英文名称
Amiodarone
汉语拼音
Andiantong
药品类型
抗心律失常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
12.44元-200.00元 目录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胺碘酮。
性状
(1)盐酸胺碘酮片:类白色片。(2)盐酸胺碘酮胶囊: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粉末。(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微黄色澄明溶液。(4)注射用盐酸胺碘酮: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疏松块状物。
适应症
盐酸胺碘酮片:
本品适用于下列心律失常,尤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力衰竭):
1、房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纤颤转律和转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2、结性心律失常。
3、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性心律过速或心室纤颤的预防)。
4、伴W-P-W综合征的心律失常。
盐酸胺碘酮胶囊:
1、本品口服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预防。
2、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
3、可用于持续房颤、房扑时室率的控制。
4、除有明确指征外,一般不宜用于治疗房性、室性早搏。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注射用盐酸胺碘酮:
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适用于下列情况:严重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伴预激综合症,室性心律失常。仅用于需要快速反应或口服不允许的情况下。
规格
(1)盐酸胺碘酮片:0.2g。(2)盐酸胺碘酮胶囊:0.2g。(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3ml:0.15g。(4)注射用盐酸胺碘酮:0.15g。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盐酸胺碘酮片:
1、负荷量:通常一日600mg,可以连续应用8-10日。
2、维持量:宜应用最小有效剂量。根据个体反应,可给予一日100-400mg。由于胺碘酮的延长治疗作用,可给予隔日200mg或一日100mg。已有推荐每周停药二日的间隙性治疗方法。
盐酸胺碘酮胶囊:
口服。成人常用量: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每日0.4-0.6g(2-3粒),分2-3次服,1-2周后根据需要改为每日0.2-0.4g(1-2粒)维持,部分病人可减至0.2g(1粒),每周5天或更小剂量维持。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每日0.6-1.2g(3-6粒),分3次服,1-2周后根据需要逐渐改为每日0.2-0.4g(1-2粒)维持。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1、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2、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用法如下:
(1)负荷滴注:
先快:头10分钟给药150mg(15mg/min)。3ml可达龙注射液(150mg)于1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5mg/ml)中。滴注10分钟。
后慢:随后6h给药360mg(1mg/min)。18ml可达龙注射液(900mg)于5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8mg/ml)中。
(2)维持滴注:剩余18h给药540mg(0.5mg/min)。将滴注速度减至0.5mg/min。
3、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4、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5、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6、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7、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8、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9、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1)根据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考虑到该适应症的应用状况,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则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否则,使用最大的外周静脉并以最高的流速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
(2)初始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300mg(或5mg/kg),稀释于2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并快速注射。如果室颤持续存在,需考虑静脉途径追加150mg(或2.5mg/kg)。注射器内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药品。
注射用盐酸胺碘酮:
1、静脉滴注:
(1)负荷剂量:通常剂量为5mg/kg体重,加入250ml5%葡萄糖溶液中,于20分钟至2小时内滴注,24小时可重复2-3次,滴注的速度应根据反应的效果而调整,治疗效果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即可出现,然后逐渐减弱,因此需开放一条输液通道维持。
(2)维持剂量:10-20mg/kg体重/24小时,(通常为600-800mg/24小时,注意可增至1200mg/24小时)加入250ml葡萄糖维持数日,从静脉滴注的第一天起同时接受口服治疗。
2、静脉注射:剂量为5mg/kg体重,任何情况注射时间不得短于3分钟;根据药物特性浓度应低于600ml/L,只可用5%葡萄糖,输注液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
临床应用及指南
李君锋通过进行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6):35-36.)
不良反应
按照器官系统和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了分类,其中发生率的分类类别为:非常常见(≥10%);常见(≥1%,<10%);不常见(≥0.1%,<1%);罕见(≥0.01%,<0.1%),非常罕见(<0.01%)。
1、眼睛的征象:
(1)非常常见:角膜微沉淀,在成人中几乎会普遍地出现,通常局限于瞳孔下面的区域,并不提示为治疗的禁忌。在例外情况下,它们可能伴有有色的耀眼的晕轮或视力模糊。这种角膜微沉淀由复合的脂质沉积组成,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通常完全可逆。
(2)非常罕见:伴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和眼底视乳头水肿的视神经病(视神经炎)。视觉灵敏度可能会或多或少地降低。现在,这种视神经病与胺碘酮之间的关系尚没有确立。但是,如果出现任何其它明显的原因,推荐暂停胺碘酮给药。
2、皮肤的征象:
(1)非常常见:光过敏反应。在胺碘酮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避免暴露于阳光(以及紫外光)下。
(2)常见:在每日高剂量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皮肤出现的淡紫色或蓝灰色色素沉着;在治疗停止之后,这种色素沉着将缓慢地消失(10-24个月)。
(3)非常罕见:在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红斑。皮疹,一般没有非常强的特异性。剥脱性皮炎,虽然剥脱性皮炎与胺碘酮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没有确立、脱发、风疹。
3、甲状腺征象:
(1)非常常见:在缺乏任何甲状腺机能障碍临床征象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分离”的甲状腺激素水平(T4水平增加,T3水平正常或轻微下降),这并不需要停止治疗。
(2)常见:
①具有典型表现的甲状腺机能减退:体重增加、畏寒、淡漠、昏昏欲睡;如果TSH出现明确的增高,则提示上述诊断。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1-3个月内,甲状腺功能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停止治疗不是必需的。如果有正当理由的治疗指征,那么可以继续应用胺碘酮治疗,在胺碘酮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L-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将TSH水平作为给药剂量的指导。
②甲状腺机能亢进更加具有误导性:患者很少具有症状(轻微的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抗心绞痛和/或抗心律失常治疗有效性下降):在老年患者中表现为精神病的形式,或者甚至表现为甲状腺毒症。
③超敏TSH水平的下降可以确定这种诊断。有必要暂停胺碘酮的治疗:在3-4周之内,通常足以获得临床恢复。严重的病例可以导致患者的死亡,需紧急给予恰当的治疗。
④如果考虑甲状腺毒症,无论是出于甲状腺本身原因还是甲状腺所致的心脏失衡,当合成的抗甲状腺药物效果不恒定,则提示应直接应用皮质类固醇(1mg/kg)治疗,治疗时间应该足够长(3个月)。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的数月内,仍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例报道。
4、肺脏征象:
(1)常见:已经报道了弥漫性间质性或肺泡性肺病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有时候这些疾病是致死性的。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干咳,无论单发,还是合并全身状态恶化(疲乏、体重下降、发热),均需要进行放射学对照检查,如果有必要,那么需要暂停治疗。这些形式的肺病实际上可以发展为肺纤维化。不管是否与皮质类固醇治疗相关,胺碘酮的早期停药可以导致这种紊乱状态的恢复,临床征象通常在3或4周内消失。放射检查和功能改善通常较慢(数个月)。已经报道了一些胸膜炎病例,这一般与间质性肺病相关。
(2)非常罕见:
①支气管痉挛,特别是在哮喘患者中。
②急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时候是致死性的,有时候在手术后即刻出现(已经认为可能与高剂量氧存在着相互作用)(参见注意事项)。
③肺出血。
5、神经征象:
(1)常见:
①震颤或其它锥体外系症状。
②夜间睡眠障碍。
③感觉、运动或混合性外周神经病。
(2)不常见:肌病。感觉、运动或混合性外周神经病以及肌病可能在治疗几个月之后出现,但是有时候在治疗后数年出现。在停止治疗后,这些疾病一般可以恢复。但是,这种恢复是不完全的,而且非常缓慢,仅在停止治疗数月后开始恢复。
(3)非常罕见:
①小脑共济失调。
②良性颅内高压。
③头痛。如果出现孤立性头痛,则需系统检查潜在病因。
6、肝脏征象:已经有肝脏功能受损病例的报道:这些病例可以通过增高的血清转氨酶而诊断。已经报告了以下疾病:
(1)非常常见:转氨酶一般出现中等的、孤立性的增高(正常值的1.5-3倍),在下调给药剂量后可以恢复,甚至可以自行恢复。
(2)常见:急性肝脏功能损害,出现血转氨酶增高和/或黄疸,偶尔可以出现致死性结局,需要停止胺碘酮治疗。
(3)非常罕见:在长期治疗期间出现的慢性肝脏损害。组织学检查符合假性酒精性肝炎。这种疾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表现出分离的特性(无规则的肝肿大,血转氨酶增高,数值介于正常值的1.5-5倍之间),需要定期对肝脏功能进行检测。如果在超过6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血转氨酶出现中等程度的增高,那么应该考虑慢性肝脏功能损害的诊断。在治疗停止之后,临床和生物紊乱通常可以得到恢复。也有一些不可逆性肝脏损害的病例报道。
7、心脏效应:
(1)常见:一般为中度、剂量依赖性心动过缓。
(2)不常见:传导紊乱(窦房传导阻滞,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发作或恶化,有时伴心脏骤停。
(3)非常罕见:显著的心动过缓,极个别报告有窦性停搏(窦房结功能不全,老年患者)。
8、胃肠道效应:
非常常见:良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味觉障碍),通常在初始治疗期间出现,当将给药剂量下调时症状消失。
9、对生殖系统产生的效应:
非常罕见:附睾炎,阳痿。该疾病与胺碘酮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未确立。
10、血管效应:
非常罕见:血管炎。
11、异常实验室结果:
非常罕见:肾功能损害,肌酐出现中度的增高。
12、对血液和淋巴系统产生的效应:
非常罕见: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13、内分泌效应:
非常罕见: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
禁忌
本品在如下情况下禁用:
1、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2、窦房结疾病,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有窦性停搏的危险)。
3、高度房室传导障碍,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4、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除非安装人工起搏器。
5、甲状腺机能亢进,因为胺碘酮可能加重症状。
6、已知对碘、胺碘酮或其中的辅料过敏。
7、妊娠。
8、循环衰竭。
9、严重低血压。
10、静脉注射禁用于低血压、严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11、3岁以下儿童(因含有苯甲醇)。
12、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13、哺乳期。
14、与某些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合用:
(1)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双氢奎尼丁,丙吡胺)。
(2)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索他洛尔,多非利特,伊步利特)。
(3)其他药物:苄普地尔,西沙必利,二苯马尼,静注红霉素,咪唑斯汀,莫西沙星,静注螺旋霉素,静注长春胺(见药物相互作用)。
(4)舒托必利。
(5)精神抑制剂,喷他咪(注射用药时)。
这些禁忌症不适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特殊警告:
1、心脏效应:
(1)在治疗开始之前,必须实施ECG检查和血清钾检查,治疗期间推荐监测转氨酶和ECG。
(2)在老年患者中,心率减慢效应可能更加突出。
(3)胺碘酮可修饰心电图。这种“可达龙”修饰包括QT间期的延长,这反映了复极化的延长,可伴U波:这是达到治疗浓度的征象,而不是毒性效应。
(4)如果出现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或双分支阻滞,则应该暂停治疗。如果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那么需要加强监护。
(5)已经有报道称,在胺碘酮应用中,可以出现新发心律失常,原先存在的、被治疗的心律失常也可能出现恶化。
(6)胺碘酮的促心律失常效应是弱的,甚至小于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促心律失常效应一般见于与某些药物的联合应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或者在电解质平衡紊乱中出现。
(7)尤其在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有心室除颤阈值和/或起搏器起搏阈值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除颤阈值升高的报道。潜在地影响了上述治疗。因此推荐在使用胺碘酮治疗前和治疗中再次确认植入设备的作用。
2、甲状腺征象:
(1)在药品中碘的存在,干扰了某些甲状腺化验(与放射性碘的结合,PBI);但是,甲状腺功能评估仍然是可能的(T3、T4、TSHus)。
(2)胺碘酮可以引起甲状腺异常,特别是在具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患者中。在治疗之前,推荐对所有的患者进行TSH分析,然后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停止后的数月内,定期进行TSH分析,在临床上可疑出现甲状腺机能障碍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TSH分析。
3、肺脏征象: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干咳,不管是单独出现,还是与全身状态恶化一起出现,均提示可能出现肺脏毒性(诸如间质性肺病),需要进行放射学对照检查。
4、肝脏征象:在开始应用胺碘酮治疗时,推荐对肝脏功能进行定期监测,然后,在整个胺碘酮治疗期间,应该定期对肝脏功能进行监测。
5、神经肌肉征象:胺碘酮可以引起感觉、运动或者混合性外周神经病和肌病。
6、眼睛的征象:在出现视觉模糊不清或者视觉敏锐度出现下降时,必须立即实施完全的眼科评估,包括观察眼底。如果出现了胺碘酮诱导的神经病或视神经炎时,由于存在着进展为失明的危险性,所以有必要停止胺碘酮治疗。
7、与以下药物的联合应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1)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但不能与索他洛尔联合(禁忌),与艾司洛尔联合需有预防措施。
(2)仅在预防具有生命威胁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下,才考虑与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联合。
(3)由于存在乳酸,所以该药在先天性半乳糖血症、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不良综合征或乳糖酶缺乏症患者中禁忌。
8、应用的特殊注意事项:
(1)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重视易于发生低钾血症的情况,因为低钾血症可能促进促心律失常效应的出现。在胺碘酮给药之前,应该纠正低钾血症。
(2)下面提及的不良效应通常与药物水平过高相关,通过严格选择最小维持剂量,可以避免这些情况,或者将它们的严重性最小化。
(3)在治疗期间,应该建议患者避免暴露于日光下,或者采取日光保护措施。
(4)在儿童中胺碘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无对照临床试验评估。
9、麻醉: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应该告知麻醉师患者正在接受胺碘酮治疗。就不良反应而言,慢性胺碘酮使全身或局部麻醉者易发生血液动力学不稳,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心输出量降低和传导障碍。此外,在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中,在手术之后的即刻阶段,已经观察到一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例。因此,在人工呼吸时应密切观察这些患者。
10、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动物研究没有显示该药物具有任何致畸效应。由于该药物在动物中缺乏致畸效应所以预期该药物在人体中也没有致畸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人和动物中进行的研究已经显示,在人体中引起畸形的物质在动物中也显示了致畸效应。在临床情况下,对于在妊娠前三个月期间应用胺碘酮而言,现在尚没有足够的相关数据来评估其可能的致畸效应。由于从闭经的第14周开始,胎儿的甲状腺开始与碘结合,在以前的应用中没有预期到对胎儿甲状腺产生的效应,所以在这一时期之后,本药物的应用导致的碘过载可以引起胎儿的生物或临床(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减退。因此,本药物禁忌应用于妊娠中三个月和后三个月期间。
(2)哺乳期: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以及碘可以分泌在乳汁中,其浓度高于母体血浆中的浓度。由于存在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危险性,所以在应用本药物的情况下,禁忌实施母乳喂养。
11、儿童用药:盐酸胺碘酮在儿童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不推荐儿童用药。
12、老年用药;参见其它项下内容,或遵医嘱。
13、药物过量:大剂量的胺碘酮急性给药文献记录很少。已经有一些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律失常)和肝脏功能受损的病例报道。必须给予对疗。考虑到该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在个别情况下推荐心脏监护时间长一点。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是不可透析的。
药物相互作用
1、容易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许多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其它药物可以导致这类严重的心律失常。低钾血症是易感因素,心动过缓或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同样如此。尤其容易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为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特定的神经镇静药物。
2、禁止联用药物:容易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
(1)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双氢奎尼丁,丙吡胺)。
(2)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索他洛尔)。
(3)其它药物如,苄普地尔,西沙必利,二苯马尼,静注红霉素,咪唑斯汀,静注长春胺。
(4)莫西沙星,静注螺旋霉素。
(5)舒托必利: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这些禁忌症不适用于在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时使用胺碘酮。
3、不推荐联用药物:
(1)环孢素:由于肝脏内代谢的降低,循环中环孢素的水平会升高,有增加肾毒性作用的危险。进行血液中环孢素浓度测定,在使用胺碘酮治疗时和治疗中断后的过程中,要监测肾功能并调整使用剂量。
(2)注射用地尔硫卓: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如果这种药物联用无法避免,必须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和持续心电图监测。
(3)卤泛群,喷他脒,本芴醇: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如果可能,中断使用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非抗感染药物。如果这种药物联用无法避免,在治疗期间必须进行QT间期和心电图监测。
(4)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神经镇静药物:
①某些吩噻嗪类神经镇静药:氯丙嗪,氰美马嗪,左美丙嗪,硫利达嗪。
②苯酰胺类:胺磺必利,舒必利,泰必利,维拉必利。
③丁酰苯类:氟哌利多,氟哌啶醇。
④其它神经镇静药:哌迷清。
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
(5)氟喹诺酮在患者服用胺碘酮期间应避免使用。
4、需加注意的联合用药:
(1)口服抗凝药:血液中抗凝药的浓度升高引起抗凝作用和出血危险的增加。要频繁地控制凝血酶原水平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胺碘酮治疗时和治疗结束后,要调整口服抗凝药的剂量。
(2)除索他洛尔(禁止联用药物)和艾司洛尔(需加注意的联合用药)外的β受体阻滞剂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紊乱(抑制交感神经代偿机制)。进行心电图和临床监测。
(3)治疗心力衰竭的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美托洛尔):自律性以及心脏传导障碍(协同效应)伴随过度心动过缓的风险。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需要定期进行临床和心电图监测。
(4)洋地黄类药物:抑制自律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如果使用地高辛,由于地高辛的清除率降低会引起血液中地高辛水平升高。如有必要,进行临床和心电图监测,并且控制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和调整地高辛的使用剂量。
(5)口服地尔硫卓: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进行临床和心电图监测。
(6)艾司洛尔: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紊乱(抑制交感神经代偿机制)。进行临床和心电图监测。
(7)低钾制剂:低钾利尿药(单独使用或联用),刺激性通便药,抗菌酶素B(静脉途径),糖皮质激素(系统途径),促皮质素,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低血钾是诱因)。进行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监测。
(8)利多卡因:胺碘酮可减少利多卡因的肝脏代谢,因此存在血浆利多卡因浓度增加的风险,伴随神经系统和心脏不良反应的可能性。需要进行临床和心电图监测,如果需要,控制血浆利多卡因浓度。如果需要,在胺碘酮治疗期间以及停用胺碘酮之后调整利多卡因的剂量。
(9)奥利司他:血浆胺碘酮浓度以及胺碘酮活性代谢作用下降的风险。需要进行临床监测,如果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
(10)苯妥英(结论由磷苯妥英推断得到):用药过量会引起血浆苯妥英浓度增高,特别是神经症状(肝脏的苯妥英代谢下降)。进行临床监测,控制苯妥英血药浓度并进行可能的剂量调整。
(11)氟卡尼:胺碘酮通过细胞色素CYP2D6抑制作用增加氟卡尼血浆浓度,因此氟卡尼用药剂量应调整。
(12)芬太尼。
(13)他汀类:通过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用药时肌肉毒性风险增加。
①辛伐他汀:增加不良反应的危险(剂量依赖型),例如横纹肌溶解(降低肝脏对降胆固醇药物的代谢)。辛伐他汀的剂量不要超过20mg/天。如果使用这种剂量无法达到治疗目的,使用其它不引起药物间相互作用的他汀类药物代替。
②当使用胺碘酮治疗时,推荐联合使用不通过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
③通过CYP3A4代谢的其他药物:利多卡因,他克莫司,西地那非,咪达唑仑,三唑仑,二氢麦角胺,麦角胺。
5、需要考虑的联合用药:
减缓心率药物:减缓心率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β-阻滞剂(除索他洛尔),可乐定,洋地黄类药物,甲氟喹,抗胆碱类药物(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利凡斯的明,他克林,安贝氯铵,吡啶斯的明,新斯的明),毛果芸香碱。心动过缓的危险(累积效应)。
药理作用
1、本品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2、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
3、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和轻度I及IV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减低窦房结自律性。
4、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无影响。
5、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大于逆向。
6、由于复极过度延长,口服后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可以减慢心率15-20%,使PR和Q-T间期延长10%左右。
7、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8、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本品特点为半衰期长,故服药次数少,治疗指数大,抗心律失常谱广。
药代动力学
盐酸胺碘酮片、盐酸胺碘酮胶囊:
1、本品口服吸收迟缓且不规则。
2、生物利用度约为50%,表观分布容积大约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及含脂肪丰富的器官。其次为心、肾、肺、肝及淋巴结。最低的是脑、甲状腺及肌肉。在血浆中62.1%与白蛋白结合,33.5%可能与β脂蛋白结合。
4、主要在肝内代谢消除,代谢产物为去乙基胺碘酮。单剂量口服3-7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负荷量给药通常在一周(几天到两周)后发挥作用。胺碘酮半衰期长且有明显个体差异(20-100天),在治疗头几天,大部分药物在组织中蓄积,尤其是脂肪组织,数天后开始清除,一至几个月后因而可达稳态血药浓度。由于上述特性,应给予负荷量以便使组织迅速饱和,发挥治疗作用。
5、部分碘从分子中移出并经尿排泄,每天服200mg,则可排出相当于6mg碘,因此其余大部分碘则通过肝肠循环从粪便中排出,经肾脏排泄极少,所以允许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用常规剂量胺碘酮,停药后药物清除需持续数月,应注意药物的残余效应会持续10天至一月。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注射用盐酸胺碘酮:
注射后,胺碘酮血药浓度迅速下降而发生组织渗透,注射后大约15分钟其作用达到最大,并在4小时内消失。
贮藏方法
贮存于25℃以下,避光保存。
有效期
12个月
执行标准
(1)盐酸胺碘酮片: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2)盐酸胺碘酮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90164。(4)注射用盐酸胺碘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试行)YBH337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