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炒牛蒡子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消肿利咽

风热感冒、便秘者

脾胃虚寒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炒制后的牛蒡子寒性减弱,减少了对脾胃阳气的损伤,滑肠作用减弱,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消肿利咽、通便滑肠的等功效。 1、疏散风热 炒牛蒡子味辛、性寒,能清热排毒,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服用后能宣肺化痰,也能清咽润喉。平时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也能用于咽喉炎和咳嗽痰多的治疗。 2、透疹止痒 炒牛蒡子是一种能清泄透散的中药材,不但能疏风清热也能透泄热毒,平时出现麻疹时,服用炒牛蒡子能促进麻疹发透,防止麻疹复发。另外,炒牛蒡子还能散风止痒,出现风疹时可与荆芥、蝉蜕等中药材搭配服用。 3、消肿利咽 炒牛蒡子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清热解毒和消肿利咽是它的重要功效。平时在临床上可以用于各种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 4、通便滑肠 炒牛蒡子不但味苦、性寒,还含有天然油脂,能润滑肠道,加快大便生成与排出。平时食用可以预防肠燥便秘,且导泻效果较温和。

营养价值

炒牛蒡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

炒牛蒡子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如牛蒡苷元、牛蒡苷、罗汉松脂素、牛蒡子酚、新牛蒡苷乙,还含有挥发油,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占68%,亚油酸占6.8%等。此外,还含酚酸衍生物以及多糖类物质。

不宜同食 1、辛辣刺激食物 炒牛蒡子属于中药材,用药过程中不宜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影响药效。 适宜和禁忌 适宜:风热感冒、便秘者 炒牛蒡子味辛性寒,能清热排毒、疏风清热,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炒牛蒡子不但味苦,性寒,还含有天然油脂,能加快大便生成与排出,适合便秘者食用。 禁忌:脾胃虚寒者 炒牛蒡子性质寒凉,脾胃虚寒者易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食用炒牛蒡子易加剧上述症状,故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炒牛蒡子。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孕妇不建议食用炒牛蒡子,因为牛蒡子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食用后容易导致先兆性流产,对胎儿不利。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炒牛蒡子性质寒凉,且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婴幼儿胃肠道系统发育并不完善,不宜食用炒牛蒡子,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温馨提示

炒牛蒡子不宜过量食用。因为牛蒡子的主要成分为牛蒡甙,食用后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食用可致惊厥、呼吸加快,继而抑制呼吸。

食用方法

1、泡水 用温开水冲泡炒牛蒡子,放置适合温度饮用,可以起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以及润肠通便作用。 2、煎汤 把炒牛蒡子和凉水放入砂锅中煎汤,煮熟后即可食用,能够使牛蒡子的药性成分发挥良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