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2023年7月12日 2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药物介绍
地榆是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惯称为“绵地榆”。
地榆药性微寒,味道苦、涩、酸。归大肠、胃、肝经。
地榆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皂苷、鞣质、糖等,其中皂苷、鞣质及黄酮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地榆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不能少于1.0%。

功效作用
用途
地榆具有解毒敛疮、凉血止血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地榆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抗肿瘤、促进血细胞增殖、抗色素沉积等作用。
地榆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湿疹、崩漏、痔血、便血、血痢、热痢等。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地榆煎汁内服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9~15克。
地榆单独煎水,用纱布浸透后外敷患处,可用于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
地榆煎汤外洗患处,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面疮赤肿焮痛。
地榆可以泡酒使用。
地榆酒:和白茅根、赤芍等中药配伍泡酒饮用,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便血、尿血等。
胃痛药酒:和青木香配伍泡酒饮用,有行气止痛消胀的作用,可用于胃脘痛、慢性胃炎。
温馨提示
地榆苦寒,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以便提高药效,降低不良反应。
大面积烧伤患者不可以外用地榆。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地榆过敏者,禁止使用。
大面积烧伤患者不可以外用地榆制剂。
虚寒性下痢、便血、崩漏及出血有瘀者,请谨慎服用地榆。
如果您正在服用红霉素、灰黄霉素、四环素类、利福平、硫酸亚铁、氯化钙、奎宁等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服用地榆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服用地榆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服用地榆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使用禁忌
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避免和红霉素、灰黄霉素、四环素类、利福平、硫酸亚铁、氯化钙、奎宁、麦门冬等药物同时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没有发现文献报道地榆有毒性作用。但如果需要长期服用地榆,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过量或长期服用地榆,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1。
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手足出现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
停用地榆、补充维生素B1后,症状没有缓解者,要尽早去医院就诊治疗。
大面积烧伤患者外涂地榆制剂,可能会引起中毒性肝炎。

功效对比
生地榆和地榆炭都是地榆的加工品,都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但侧重点不同。
生地榆凉血、解毒的作用比较强,多用于治疗血热出血证、水火烫伤、疮疡痈肿等。
地榆炭收敛止血的作用比较强,而凉血的作用不及生地榆,多用于治疗血热不明显的出血证。

用药误区
误区:泄泻痢疾都可以用地榆治疗
地榆有清热解毒、凉血涩肠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赤白下痢、血痢不止等。但是,地榆苦寒、酸涩,寒虚冷痢者、泻下如水样者以及湿热积滞较重的痢疾患者,都应该谨慎使用地榆,以免加重病情。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地榆的道地产区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扎鲁特旗、巴林左旗、东乌珠穆沁、西乌珠穆沁等地,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也有分布。
长叶地榆主要产自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
地榆为稍稍弯曲的圆柱形或不规则纺锤形,颜色为灰褐色至暗棕色,表面粗糙,有纵向的纹路。质地比较硬,断面比较平坦,为淡黄色或粉红色。地榆气味清淡,品尝时有微微的苦涩感。
地榆炭由地榆炒焦而得,形状和地榆相同,表面为焦黑色,内部为棕褐色。地榆炭由焦香味,品尝时有微微的苦涩感。
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并注意防虫蛀。

相关中成药
地榆升白片:可以增强免疫,主要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复方栀子气雾剂:具有收敛止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疥疮、皮肤浅表切割伤。
烧烫伤膏: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水火烫伤。
千紫红胶囊:具有收敛止泻、清热凉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小儿腹泻及肠炎。
地榆槐角丸:具有泻热润燥、疏风凉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大肠火盛、脏腑实热引起的湿热便秘、痔疮肛瘘、便血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朱建华.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罗兴洪,赵霞,蔡宝昌.古今药酒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