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遭受突然的、严重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持续时间较短的精神障碍
创伤事件后迅速起病,出现分离症状,创伤经历的重现、回避和麻木、过度警觉
突如其来、超乎寻常、有威胁性的生活事件和灾难,是发病的直接诱因
以危机干预、心理治疗为主,症状严重者需药物治疗
定义
急性应激障碍指由突然到来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一般在应激性事件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出现症状。
患者可能表现出分离症状,对创伤事件的反复回忆或回避,过度警觉,以及其他包括负性心境、睡眠紊乱、激惹行为等症状。病情持续时间为应激事件后3天至1个月。
流行病学
发展与病程
急性应激障碍病程短暂,一般在突然到来且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刺激下几分钟内就出现,症状可在2~3天后开始减轻,通常在1周内可缓解,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1个月。
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则有20%~30%的患者由急性应激障碍转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患病率
在新近接触创伤(接触创伤1个月内)的人群中,急性应激障碍的患病率随事件性质以及评估背景不同而变化。
在不涉及人际暴力攻击的创伤性事件之后,本病发病率低于20%。
在人际创伤性事件,如攻击、性暴力和目击群体性枪杀事件后,本病发病率更高,为20%~50%。
应激事件发生后,女性具有更高的发展出急性应激障碍的风险,这部分归因于神经生物学差异,部分归因于女性更可能接触到与急性应激障碍相关的高危创伤性事件,如性暴力和其他人际暴力。
分型
在ICD-10中,急性应激障碍表述为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可根据症状表现形态分为两类:
精神运动性兴奋类:创伤事件后的应激症状表现为兴奋、激越,躁动不安;言语增多,内容与发病因素有关,带有夸大色彩;夜间睡眠减少等,过去称之为反应性躁狂状态。
精神运动性抑制类:此类患者较少见,具体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退缩,缄默不语,或呆若木鸡,长时间呆坐或卧床,无情感流露,近似于亚木僵状态。
症状
典型症状
随病程发展的症状表现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有较大的变异性,在事件发生的几分钟至数周内,患者的典型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冲击期,一般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个体遭受应激后出现“茫然”状态,表现为意识范围局限,注意狭窄,不能领会外在刺激,出现定向错误等。
第二阶段以明显的行为混乱、模棱两可及变化不定为特点。具体表现为对环境的进一步退缩,出现分离症状,严重者可达到分离性木僵的程度;或者激越性活动过多,表现为逃跑反应或神游等。
此阶段常伴有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易激惹等表现。
有些患者在此阶段可出现思维联想松弛、片段的幻觉、妄想,发展为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第三阶段为长期重建和再度平衡。
核心症状
创伤性重现体验
创伤性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被重新经历,个体通常会有反复的、非自主的对事件的侵入性记忆,记忆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被创伤经历提示物(令患者联想到刺激源的因素)所激发。
感觉的侵入式记忆:如感觉到在房屋起火中体验到的热量。
情感的侵入式记忆:如体验到将要被刺伤的恐惧。
生理性的侵入式记忆:如体验到差点溺死时的呼吸急促。
创伤性事件的情境或当时的心理感受也可能反复、自动出现在痛苦的梦境里,如交通事故幸存者可能会反复梦到撞车,退役士兵可能会反复梦到在非战斗中受伤。
回避与麻木
患者因创伤的重现可能会拒绝参加与创伤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的症状。
在情感上可以表现为麻木状态,长时间呆坐或卧床,无情感流露等。
高度警觉状态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出现易激惹行为及过激的攻击性语言或躯体行为,对潜在威胁高度敏感。
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困难,难以参与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如持续一段时间的对话等。
分离症状
具体表现为麻木、情感反应迟钝、意识清晰度下降、非真实感、分离性遗忘、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等。
在分离状态中同样会出现部分事件的重现,即“闪回”,个体的行为会表现出如同在当下重新经历创伤事件(而非回忆事件),引发显著痛苦。幼童的事件重演可能出现在游戏中。
其他典型症状
常存在心动过速、出汗、面红等自主神经症状。
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但可以体验到焦虑、害怕、忧伤、愤怒、内疚或羞愧等负性情绪。
常有睡眠障碍,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可能与噩梦或泛化的干扰充足睡眠的过高觉醒水平有关。
伴随症状
灾难性的或极端负性的想法
急性应激障碍的个体,对他们在创伤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他们对创伤经历的应对、将来受伤害的可能性,通常抱有灾难性的或极端负性的想法。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对未能防止创伤性事件的发生或未能更成功地适应经历而感到极端的内疚。
以灾难性的方式来阐释他们的症状,如闪回记忆或情感麻木可能被患者理解为精神能力的下降。
惊恐发作
在接触创伤后的第1个月内,有急性应激障碍的个体可能会在创伤提示物的刺激下或自发地体验到惊恐发作。
混乱或冲动的行为
有急性应激障碍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混乱或冲动的行为,如鲁莽驾驶、做出不合理的决定或过度赌博。
分离焦虑
有急性应激障碍的儿童可能出现显著的分离焦虑,表现为过度需要照料者的关注等。
急性悲痛反应
在创伤情境中发生死亡后的丧痛案例中,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可能包括急性悲痛反应。
在这些案例中,重现、分离、唤醒症状可能涉及对丧失的反应,例如对个体死亡情境的侵入性记忆,不相信个体已经死亡,以及对死亡的愤怒。
脑震荡症状
有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个体经常出现的脑震荡症状(如头痛、头晕、对光或声音敏感、易激惹、注意缺陷)也常见于有急性应激障碍的个体中,且发生得更频繁。
并发症
若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在事件发生后1个月内,因受到进一步刺激或刺激源持续存在而加重或者一直持续,则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当急性应激障碍症状较为严重时,患者可能发展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或其他心境障碍;也可能发展出酒精依赖或药物依赖等成瘾障碍。
其他身心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因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而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疼痛等。
病因
直接病因
突如其来且超乎寻常的威胁性生活事件和灾难是本病发病的直接因素。
直接经历的创伤性事件
包括参与战争,被威胁或实际发生的对个体的暴力攻击,如性暴力、躯体攻击、抢劫、绑架等;经历自然或人为灾害,如地震、飞机失事等;经历严重的事故,如重大交通事故、工业事故、医疗事故等。
亲眼看到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包括但不限于由于暴力攻击、严重家庭暴力、严重事故、战争和灾难所致的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伤害威胁,或严重的伤害、非自然死亡、躯体或性暴力。
也可能包括目睹涉及自己孩子的医疗灾难(如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朋友遭遇创伤性事件
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事故性的(不包括自然死亡),主要包括个体的暴力攻击、自杀、严重事故或伤害。
反复经历或密切深入接触创伤性事件令人作呕的细节
如急救人员收集人体遗骸,警察反复接触受虐待儿童的细节等。
易感因素
遭遇应激源后是否出现急性应激障碍以及障碍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除了与应激源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个体的一些易感因素相关。
创伤前变量
焦虑或抑郁个人史和/或家族史。
既往创伤史,如童年期受忽略、受虐待、被遗弃、性创伤。
性别因素(女性)。
平均水平以下的智商。
神经质特征,即性格内向敏感,心理承受力较差等。
围创伤期变量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个体的精神和躯体反应情况不佳。
个体对创伤性事件的过于负性的、有偏差的认知和评价。
社会支持程度低。
创伤后变量
除了持续存在的某些创伤前变量及围创伤期变量,如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等,创伤后变量还包括:事后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创伤性事件后遭遇的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
生物学因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失调
HPA轴是机体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糖皮质激素升高可使机体对应激源处于“警戒”状态。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敏感性过高可能导致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
炎症系统功能失调
急性应激时炎症系统的激活会导致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和健康的重要生理过程。已有证据表明,促炎因子信号通路的长期激活可能参与了许多应激相关障碍的病理过程。
脑结构和功能改变
研究认为,海马萎缩会对HPA轴失去控制性调节,导致机体对应激源抵御能力下降,再次遭遇应激时,个体更易出现应激性疾病。
高危人群
曾经历过创伤事件且出现应激障碍症状的人。
有程度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个人史或家族史的人。
心理弹性较差,性格敏感,具有神经质人格特质的人。
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的人。
儿童及青少年。
女性。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3天到1个月内仍无法控制地回忆或重新体验创伤事件及当时的情绪反应、生理反应。
遭遇重大创伤事件后长时间卧床或静坐,缄默不语,不吃不喝,或无法控制地感到焦虑、愤怒、暴躁。
儿童反复做噩梦,极度需求家长的关注。
急诊科
当认为自己可能实施自伤或自杀行为时,请立即拨打120或当地的紧急电话。全国各地均有24小时自杀干预和心理援助热线,请搜索当地城市的电话,寻求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帮助。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或看见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都有可能引起急性应激障碍,详述病史可以帮助医生诊断。
特别提醒: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或其某一方面有关的主题游戏来表达,若家长注意到孩子出现此类异常行为,需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近期是否遭受过不同寻常的、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是否遭受过生命威胁?
事件发生多久后开始出现异常表现?
是否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做噩梦的情况?
是否过于容易受惊吓或情绪激动?
病史清单
有患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苯二氮䓬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
非苯二氮䓬类药: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镇静类抗抑郁药物: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塞平、阿米替林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诊断
医生在进行诊断前通常会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患者个人和家庭的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史。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精神检查、躯体检查(用于评估身体状况、排除躯体疾病)、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受损的情况)等。
医学诊断标准
DSM-5诊断标准
应激源
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致死事故、死亡威胁、严重创伤或性暴力:
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注: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性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严重事故。
反复经历或密切深入接触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如:急救员收集人体遗骸;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
注:此关于应激源的标准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关。
症状表现
在属于侵入性、负性心境、分离、回避和唤起这5个类别的任意类别中,出现下列症状中的9个或更多症状,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症状出现或加重。
侵入性症状
对于创伤性事件的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注:对儿童来说,在表达创作性主题的场合,可能会进行重复创伤经历的游戏。
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注: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分离性反应(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地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强烈或长期的心理痛苦或显著的生理反应。
负性心境
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的情绪(如:不能体验到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分离症状
个体的环境或自身的真实感的改变(如: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时常处于恍惚之中,感觉时间过得非常慢)。
不能想起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分离性遗忘症,而不是由于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
回避症状
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包括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唤起症状
睡眠障碍(如:难以入睡,难以保持睡眠,或常有无法得到充分休息的睡眠)。
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过度警觉。
注意力问题。
过分的惊跳反应。
持续时间
这种障碍(即上述症状)的持续时间为创伤后的3天至1个月。
注:症状通常于创伤后立即出现,但作为本病诊断标准,症状需持续至少3天至1个月。
后果
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排除诊断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药物或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如轻度的创伤性脑损伤),且不能更好地用“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来解释。
ICD-10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
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影响与症状的出现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时间上的联系。症状即使没有立刻出现,一般也在数分钟之内出现。
此外,症状还应:
表现为混合性的,且常常是有变化的,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还可有抑郁、焦虑、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且没有任何一类症状持续占优势。
如果应激性因素消除,症状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持续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转性,症状一般在24~48小时开始减轻,并且往往在大约3天后变得十分轻微。
本诊断不包括那些已符合其他精神科障碍(除人格障碍)标准的患者所出现的症状突然恶化。但是,既往有精神科障碍的病史不影响这一诊断的使用。
鉴别诊断
适应障碍
在适应障碍中,应激源可以是任何严重程度或类型,而非仅限于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中“应激源”一项所涵盖的类型,这是二者的主要鉴别点。
适应障碍中的抑郁或愤怒反应可能涉及对创伤性事件的思维反刍,它不同于急性应激障碍中不自主的、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在应激源符合本词条诊断标准描述,但应激症状特征性地表现为愤怒、抑郁或内疚时,这些反应更适合被描述为适应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模式必须在创伤性事件后的1个月内出现,并在同1个月内消失。可据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鉴别。
如果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且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则诊断将改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惊恐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中自发的惊恐发作很常见。二者因此容易混淆。
只有当惊恐发作无法预期,并且存在对未来发作的焦虑,或恐惧发作的严重后果,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改变时,才能诊断为惊恐障碍。
分离障碍
分离障碍(或癔症)也常在精神应激性事件后发病,且症状表现短期内有时难以与急性应激障碍区别。
主要鉴别点:分离性障碍表现更为多样化,带有夸张或表演性,并给人以做作感觉,病前患者个性有自我中心、富于幻想、外向等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为受暗示性较强,病情反复多变。
器质性精神障碍
某些精神活性物质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等,在急性期常出现谵妄症状,具体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恐惧、意识障碍;有些患者还可追溯到发病前有某些应激事件,应注意鉴别。
首先,详细的病史和躯体检查、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是最重要的鉴别方式;其次,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即使病前有应激事件,其程度也不强烈,与症状的关系不密切。
心境障碍
多数心境障碍的起病也与某些应激事件相关,主要症状也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需与急性应激性障碍相鉴别。
急性应激障碍无下述特征:
心境障碍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是协调性的:患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一致。
情感障碍通常为优势症状,病程一般较长,常循环发作。
抑郁症的抑郁心境影响范围较广,包括平时兴趣、日常喜好、个人前途等各方面,没有固定的应激事件,且消极、自卑或自杀未遂也更常见,整个临床表现有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
创伤性脑损伤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创伤性脑损伤相关的神经认知症状可能重叠,可基于两者临床表现中的独特症状进行鉴别。
对创伤事件的重现和回避是急性应激障碍的特征,一般少见于创伤性脑损伤。且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在接触创伤刺激后最多持续1个月。
持续性的定向障碍和意识模糊是创伤性脑损伤的特异性反应(神经认知反应),较少见于急性应激障碍。
自评量表
医生除根据临床经验进行诊断外,也可同时使用标准化评估的方法辅助诊断。急性应激障碍的标准化评估基本类同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症状发生和持续的时间。
自评式量表
对应激障碍症状的评估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时版(PCL-C):主要用途是评估普通人(相对于退役士兵而言)在平时生活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用于评估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得分越高,应激障碍越重。
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该自评量表用于评价个体对特定生活事件压力的痛苦,包括闯入性分量表、回避分量表和高度唤醒分量表三个分测验。
Davidson创伤量表(DTS):量表涵盖了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个症状群——创伤再体验、回避和麻木、高度唤醒,患者可对每个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哈佛创伤问卷(HTQ):量表包括五部分,①关于创伤性经历的客观事实;②对创伤性事件的详细描述;③评估创伤性事件可能引起神经综合征的危险性;④评估创伤性经历的心理影响;⑤对于数种引发困扰的行为是否存在进行判断。
对其他伴随症状的评估或排除
如果出现了除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典型症状之外的伴随症状,可使用以下自评量表评估具体症状的严重程度或排除其他可能障碍:
用于焦虑症状的评估或焦虑障碍的排除: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焦虑自评量表(SA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等。
用于酒精依赖症状的评估: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密西根酒精依赖筛查量表(MAST)等。
诊断量表
结构式访谈量表
创伤后应激障碍结构式访谈(SI-PTSD):用于评估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相对应的症状及其频率和强度,以及被访谈者的生存和行为负罪感。整个访谈需要20~30分钟。
简式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访谈(SPRINT):包括8个问题,其中4个问题对应急性应激障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四大核心症状,即闯入性回忆、回避、麻木和高唤醒;另4个问题涉及躯体不适感、应激易感性和社会功能受损。整个访谈需要5~10分钟。
半结构式访谈量表
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CAPS):创伤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化诊断测量工具,分为反复体验、回避和警觉增高3个分量表。受测者从频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分。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访谈版(PSS-I):包括17道题,对应PTSD的17个症状。用于对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行综合评估。整个访谈完成需要10~30分钟。
创伤后应激障碍访谈表(PTSD-I):量表要求被访谈者对PTSD的17个症状表现进行7级评分,还包括2个随访问题,一是创伤事件发生至少一个月以后症状是否还存在,另一个是症状现在是否还存在。
治疗
针对应激障碍的治疗,主要以及时的危机干预或心理治疗为主,主要目标是防止应激反应恶化、迁延,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如患者因各种因素未能及时接受有效干预或出现症状持续、加重的情况,则需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通常也称作早期心理干预、紧急心理援助,指在紧急、严重危机事件后,向受灾者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以帮助他们恢复正常功能,防止和减轻潜在心理创伤的负面影响。
危机干预的主要原则
正常化原则
在应激干预活动中建立一个心理创伤后调整的一般模式,强调涵盖在这个模式中的任何想法和情感都是正常的,尽管有时这些情感体验是痛苦的。
干预者必须建立起“合理即正常”的理念。
协同化原则
干预活动双方的关系必须是协作式的,最好建立一个联盟,对于那些自尊感和安全感降低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赋权,让其恢复自我意识。
个性化原则
个体在急性应激后康复的通道是独特的,这条独特的通道应该被期待和重视,而不是被担心或轻视。
干预者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指导原则的同时,也要估计到将遇到的困难,应和当事人共同面对问题,一起寻找适合他们的调整模式。
危机干预的主要方法
关键事件应激报告(CISD)
也称紧急晤谈技术,是危机干预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通常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几天内实施。实施形式有一对一晤谈方式和小组晤谈方式。
核心原理是通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给予支持和安慰,动员各类资源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
干预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包括:①介绍阶段;②事实阶段;③想法阶段;④反应阶段;⑤症状阶段;⑥教育阶段;⑦再登入阶段。
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ISM)
该方法与关键事件应激报告类似,遵循共同理论,即在危机后的短时间内通过口头报告的方法将情绪、体验和创伤谈论出来,能有效促使患者康复。
该方法强调在危机中将家庭看作全面干预的重要成分之一,概括了许多家庭幸存者所面临的应激阶段与对应的情感状态,并针对每一阶段提出不同的干预策略。
消融干预
主要应用于干预紧急事件救护个体(消防员等),主要目标是通过沟通,给救护人员提供表达想法和情感的机会,以减轻他们因为灾难事故造成伤亡而引起内疚感。
消融干预分6个阶段进行:①接触阶段;②评估阶段;③收集事实阶段;④了解求助者思维活动阶段;⑤了解求助者情感体验阶段;⑥支持、保证、提供信息阶段。
阶段⑥实际贯穿全程,指通过积极倾听、给予信息支持等帮助求助者应对由灾难事件导致的心理上的孤立、无助和失控情绪;向求助者保证其反应的“正常性”,以减轻求助者的自责和担忧。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
减轻情绪反应
亲友或应激事件相关人员(如发生交通事故后的事故处理人员,得急病后的急诊科医生)的有效交流和心理支持,往往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
使用有效的应对技能或防御机制
如果发现患者应用不健康的应对方式或防御机制,如过度使用烟、酒、镇静药等成瘾物质,应指导患者学习有益的应对技能。
在帮助患者把情感反应调整到接近正常水平后,第一步是仔细评估患者的问题和采用的应对技能;第二步是和患者讨论各种有效的应对技能,鼓励患者自己选择新的有效的方法。
学习面对应激事件
逐步和患者讨论应激事件,让患者体验和表达相关的情感,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消极感受和应对方式,有助于防止患者因过久地应用回避或否认机制而延缓疾病的恢复。
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应激事件可能同时导致其他严重后果,如严重交通事故导致患者肢体的残疾。因此除处理患者因交通事故本身带来的应激反应外,还应该帮助患者改变和适应创伤事件后的行为方式。
对患者的不良家庭支持系统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得到来自家庭的有效支持,这一点对促使患者康复也十分重要。
心理治疗的主流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在危机事件30天后,开展4至12个阶段的治疗。包括正常的应激反应的教育,焦虑处理训练,对不合理信念的认知矫正,对创伤事件的想象和情境暴露等。
团体心理治疗:和有类似经历的人讨论自己的创伤、分享自己的经历,有助于更容易地面对创伤事件并应对存在的症状,也有助于建立或恢复自尊和信心。
药物治疗
传统的药物干预主要是以减轻应激、焦虑、恐慌反应为主的对症处理,非对因治疗。
研究者报告,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创伤后前几个小时非常痛苦的创伤幸存者有效。
急性应激症状在第一个星期持续存在的患者,心境稳定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药物(SSRIs)可配合β-受体阻滞剂使用。
低剂量的曲唑酮可以用于改善失眠情况,哌唑类药物可以用于改善频繁做噩梦的情况。
【特别提醒】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预后
治愈情况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一般可在2~3天后开始减轻,通常在1周内可缓解,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经过及时的危机干预后通常预后良好。
如下因素可能导致急性应激障碍转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患者未能接受及时干预;
伴随症状及并发症较为严重;
在最初一个月内因生活应激源持续存在,或因进一步的创伤事件而症状加重,致使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至少1/3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因为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不愈,丧失劳动能力。
危害性
如患者为事故、攻击和性暴力的幸存者,则可能出现情绪调节问题、自我认知改变,其社交、人际或职业方面的功能可能受损。
与急性应激障碍有关的极度焦虑,可能干扰患者的睡眠质量、能量水平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
急性应激障碍中的回避表现,可能造成患者在很多处境中的广泛性退缩,这继而会导致患者生病时无法就诊、回避开车去赴重要的约会,甚至频繁旷工等。
如急性应激障碍因症状持续、加重发展为创伤性应激障碍,则患者自杀率明显上升(为普通人群的6倍),社会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引发物质滥用、抑郁或焦虑障碍等精神障碍。
日常
个人护理
合理调整作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将生活压力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或防御机制,避免通过酗酒、依赖药物、攻击行为等发泄情绪。
监测自己的病情发展,及时咨询医生或接受专业治疗。
学习紧张、焦虑情绪的舒缓方式,如听音乐、做瑜伽,进行体育锻炼或参加集体活动。
患者家属
理解、包容患者的异常行为,给予关心和呵护,帮助患者缓解不适感。
配合患者维护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异常表现,关心孩子的生活状况,认真与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创造宽容安心的环境。
预防
筛查应激障碍易感因素,借助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或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定自己的社会支持程度,及时调整生活环境,维护人际关系,优化支持系统。
平时加强心理科普知识学习,提高心理弹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5版. 张道龙,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郝伟,陆林. 精神病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李凌江,陆林. 精神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下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