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小儿颅内血肿包括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硬脑膜外血肿是血液在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的蓄积,硬脑膜下血肿是指血液在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腔隙内的蓄积,脑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血液在脑实质内的积聚。
危害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损伤敏感及儿童时期活动多,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导致颅脑损伤,小儿颅内血肿是颅内损伤中最严重的的继发病变,严重时可致残和危及小儿生命。
检查
一般检查、体格检查、颅脑X线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腰椎穿刺等。
诊断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病因
病因
小儿颅内血肿多由坠落、撞击引起。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硬脑膜外血肿:①意识障碍:年长患儿可出现“原发性昏迷-中间清醒期-继发性昏迷”,婴幼儿多表现为哭闹、激惹和烦躁不安,随后出现意识障碍的进行性加深;②颅内压增高:随血肿的增大,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前囟张力增、膨隆等;③瞳孔改变:受伤当时,部分患儿出现双侧瞳孔扩大,随后恢复正常,在脑疝前期可出现血肿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的迟钝,脑疝后出现血肿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④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在外伤后易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可由一侧肢体限局性抽搐开始,逐渐发展为全面性发作;血肿若位于运动区附近,可出现对侧肢体的无力或瘫痪,上下肢程度可不等,发生脑疝时也可出现对侧肢体的偏瘫;⑤生命体征变化:患儿可出现脉搏减慢、血压增高、呼吸加深减慢的代偿性改变,婴幼儿通常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出现脑疝压迫脑干时,则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呼吸节律紊乱,脑干功能衰竭可发生死亡。
2.硬脑膜下血肿:①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的患儿病情发展迅速,伤后多有原发性昏迷,昏迷程度可不断加深,极少有中间清醒期;可出现各种局灶性神经体征、癫痫发作、瞳孔不等大、病理性呼吸等。单纯性硬膜下血肿的患儿多无原发性意识障碍,仅表现为外伤后精神变弱或烦躁哭闹、易激惹;多伴有抽搐、频繁呕吐。②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儿病情进展缓慢,逐渐出现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大约60%的患儿表现为头围进行性增大、前囟膨隆、呕吐、易激惹或嗜睡;年长的患儿可出现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或视力减退,眼底检查多见视乳头水肿或视网膜出血。大约40%的患儿表现为偏侧的肢体肌力减弱、轻瘫或锥体束征阳性,中枢性面瘫或失语等症状。粘连钙化的包膜刺激皮层可促发癫痫。
3.脑内血肿:患儿多在外伤后2~4天出现症状,多表现为癫痫发作和运动功能障碍。颞叶血肿多出现对侧上肢和面部肌肉的瘫痪,左额叶血肿多出现失语,底节区血肿多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小脑内血肿多出现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眼震等。
诊断依据
1.硬脑膜外血肿:①有明确外伤史;②症状和体征:小儿出现嗜睡、不安、易激惹、呕吐、癫痫发作、一侧肢体肌力减弱、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瞳孔变化和生命体征紊乱等;③辅助检查:CT检查可见颅骨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锐利,可见脑组织及脑室系统受压移位,中线结构有偏移,骨窗像可显示颅骨骨折。颅骨X线检查可发现颅骨骨折,腰椎穿刺可发现颅内压增高。
2.硬脑膜下血肿:①有明确外伤史;②症状和体征:小儿出现昏迷、局灶性神经体征、癫痫发作、瞳孔不等大、病理性呼吸等,或头围进行性增大、前囟膨隆、呕吐、易激惹、嗜睡、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视力减退、肢体肌力减弱、轻瘫、失语等。③辅助检查: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CT检查可见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型”高密度影,脑组织受压可见皮层界面的内移;合并有脑挫裂伤时,可见脑实质内斑点状不规则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明显;产生占位效应时,可见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的移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CT检查可见颅骨内板下“新月形”密度均匀的稍低密度占位,但密度值却稍高于脑脊液的密度,CT增强扫描可见血肿的包膜强化。MRI检查能很好明确诊断,慢性血肿的特征为T1、T2像均为高信号。
3.脑内血肿:①有明确外伤史;②症状和体征:患儿表现为癫痫发作、运动功能障碍、肌肉瘫痪、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眼震等。③辅助检查:CT检查可见脑挫裂伤区附近或脑深部白纸内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
治疗
治疗方针
1.硬脑膜外血肿:保守治疗适用于病情平稳、无意识障碍、无眼底水肿及神经病理体征、CT检查示血肿量小、中线结构无移位者。治疗措施应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前提下,采用脱水、激素、止血治疗。根据病情随时行CT动态观察,一旦血肿增大或出现脑疝前期征象,需紧急手术治疗。
2.硬脑膜下血肿:①急性期硬膜下血肿对于有临床症状、CT显示高密度血块形成的患儿,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和控制出血术是首选治疗措施。对于复合型患儿常需要同时清除碎烂肿胀的脑组织,行内减压术。②慢性硬膜下血肿:对于年长的患儿,治疗基本同成人,多采取钻孔冲洗和外引流术。婴幼儿有双侧慢性液化血肿者,而且临床症状轻微,反复经前囟穿刺引流。
3.脑内血肿:治疗通常不需手术清除,危及患儿生命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仅是抢救生命手段,但不是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的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1.硬脑膜外血肿:保守治疗适用于病情平稳、无意识障碍、无眼底水肿及神经病理体征、CT检查示血肿量小、中线结构无移位者。治疗措施应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前提下,采用脱水、激素、止血治疗。根据病情随时行CT动态观察,一旦血肿增大或出现脑疝前期征象,需紧急手术治疗。
2.硬脑膜下血肿:①急性期硬膜下血肿对于有临床症状、CT显示高密度血块形成的患儿,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和控制出血术是首选治疗措施。对于复合型患儿常需要同时清除碎烂肿胀的脑组织,行内减压术。②慢性硬膜下血肿:对于年长的患儿,治疗基本同成人,多采取钻孔冲洗和外引流术。婴幼儿有双侧慢性液化血肿者,而且临床症状轻微,反复经前囟穿刺引流。
3.脑内血肿:治疗通常不需手术清除,危及患儿生命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仅是抢救生命手段,但不是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的治疗措施。
预后情况
1.硬膜外血肿:患儿经积极处理后,预后均良好,多数患儿不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硬脑膜下血肿:多数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好转,并能完全康复。但对于血肿包膜钙化粘连严重者,限制幼儿脑组织的正常发育,患儿可有智力低下、偏瘫和癫痫等后遗症。
3.脑内血肿:有临床资料显示血肿清除后,患儿的神经体征可有改善,但脑内血肿患儿如有外伤后癫痫,即使血肿清除对抽搐也无大的改善。
护理
日常护理
1.严格平卧位休息。
2.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3.定期按摩小儿四肢,避免下肢血栓。
4.密切观察小儿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务人员。
5.出院后定期复查,观察小儿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1.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饮食。
2.恢复正常饮食后,建议选择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母乳喂养的小儿,建议母亲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含有酒精的食物。
4.人工喂养的小儿,建议选择符合小儿所需营养标准的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