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小儿猪带绦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于小儿小肠引起的疾病;小儿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小儿身体组织内引起的疾病。可造成严重的临床损害,是我国常见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感染科、小儿内科、小儿外科
临床症状
成虫感染多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等,幼虫寄生部位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
危害
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偶可引起死亡。
并发症
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等。
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超、CT、磁共振成像、脑脊液检查、粪便寄生虫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
猪带绦虫病患者有食入含猪囊尾蚴的猪肉史,成虫感染多有排出节片史,粪便中发现虫卵或节片;猪囊尾蚴病患者多有生或半生食入含有猪带绦虫虫卵的瓜果蔬菜肉食史,结合CT、磁共振成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原则
主要是驱虫治疗和手术治疗,对症处理颅内压升高和癫痫发作等情况。
治愈性
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饮食建议
吃熟食,喝煮沸过的水,宜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病因
病因
猪带绦虫的成虫和幼虫是本病的病原体。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幼虫可寄生于皮下肌肉、眼、脑、心肺等多处。
传播途径
猪带绦虫病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猪带绦虫病:潜伏期2~3个月,最常见的症状是孕节自肛门排出,可造成瘙痒或不愉快感,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和脐部,多为隐痛,有时有烧灼感或剧烈绞痛,进食后腹痛缓解为其特点。腹痛和恶心常在晨间明显,患儿还可有呕吐、腹泻、便秘、发热,食欲亢进或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2.猪囊尾蚴病(1)脑囊尾蚴病:可无症状,也可突然猝死,癫痫是最突出的症状,重症者可呈癫痫持续状态,一般在排虫后或皮下结节出现后半年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眩晕、耳鸣、失明、感觉障碍、截瘫、精神失常等可出现。(2)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常无明显症状,皮下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微隆起或不隆起于皮肤表面,大小相近,中等硬度,与周围症状界限清楚,无粘连,无压痛。肌肉内寄生者可出现假性肥大,最后钙化。(3)眼囊尾蚴病:多为单眼感染,最常寄生的部位在玻璃体和视网膜下。位于视网膜下者可引起视力减退,亦常为视网膜剥离的原因之一。位于玻璃体者可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虫体死亡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导致色素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严重者失明。
诊断依据
1.猪带绦虫病:多有排节片史,有食入含猪囊尾蚴的猪肉史,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粪便虫卵检查或节片鉴定可以辅助诊断。2. 猪囊尾蚴病:有生或半生食入含有猪带绦虫虫卵的瓜果蔬菜肉食病史,有皮下结节、有癫痫发作史,皮下结节活检可以确诊。免疫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主要是驱虫治疗和手术治疗,对症处理颅内压升高和癫痫发作等情况。
药物治疗
1.猪带绦虫病:可用槟榔-南瓜子、吡喹酮、阿苯达唑等驱虫。2.猪囊尾蚴病:常用阿苯达唑、吡喹酮驱虫治疗。对症治疗颅内压增高和抗癫痫治疗。
手术治疗
眼囊尾蚴病应手术治疗,不宜采用杀虫治疗。脑室囊尾蚴病也需选择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猪带绦虫病,有虫体排出时,最好温水坐浴,使虫体缓慢排出。
预后情况
猪带绦虫病患者随访3~4个月后未发现虫卵或节片,可视为治愈。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2.预防其他感染。
饮食调理
吃熟食,喝煮沸过的水,常规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