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新生儿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是由于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是造成新生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以血便为主,还可出现肝大、黄疸,也可合并多种并发症。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临床症状
腹痛、水泻、血性腹泻等。
危害
大部分患儿表现为血便和/或轻度水泻,少数严重者可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可危及生命。
并发症
脱水、水电解质紊乱、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衰竭、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等。
检查
粪便培养、免疫学检测等。
诊断
根据患儿出现严重痉挛性腹痛、大量水泻、血性腹泻等临床表现,有进食被污染的母乳或奶粉史,结合粪便培养找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作出诊断。
治疗原则
寻找病因、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并发症。
治愈性
大部分患儿症状持续约1周,可自行痊愈,无任何后遗症;治疗可减轻症状,促进自愈。
饮食建议
注意患儿饮食卫生,保证患儿饮用的母乳、奶粉、水清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科学喂养。
病因
流行病学
夏秋季高发。
病因
可能因为食入被大肠杆菌污染的母乳、奶粉或水所致。还可能因大人卫生习惯不良传染给患儿。
传播途径
饮食传播、粪口传播。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潜伏期为1~14天,常为4~8天。初期表现为严重痉挛性腹痛及大量水泻,患儿常因腹痛哭闹不止。几天后可发展为大量血性腹泻,不发热或低热。如无并发症,大部分患儿1周左右便可自行痊愈。
其他症状
约2%~7%的患儿会发生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黄疸、血尿、少尿或无尿、高血钾、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皮肤瘀斑或瘀点、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等。部分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
诊断依据
患儿出现严重痉挛性腹痛、大量水泻、血性粪便(血水便或脓血便)等临床表现。患儿有进食被大肠杆菌污染的母乳或奶粉史。粪便培养找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作出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药物治疗
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轻症多采用长黏膜保护剂思密达或微生态调节剂,重症者酌情慎用磷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其他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静脉滴注补充等渗盐水,纠正脱水,保持电解质平衡;禁止用止泻剂和抵制肠道运动的药物。治疗并发症急性肾衰竭者应保证足够热量,严格限制入量;重症者最终需要血液透析;血红蛋白50g/L以下者应静脉滴注新鲜红细胞,维持血红蛋白在70~80g/L。
预后情况
大部分患儿症状持续1周左右,可自行痊愈,无任何后遗症;少部分患儿可发生溶血性尿毒症,3%~5%的患儿可死亡,预后差。
护理
日常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如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应及时补水,纠正电解质紊乱。注意保持患儿个人卫生。
饮食调理
注意患儿饮食卫生,保证患儿饮用的母乳、奶粉、水清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科学喂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