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结肠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结肠息肉是结肠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结肠癌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消化外科、肿瘤外科
临床症状
1.结肠息肉
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
2.结肠癌
中晚期可有腹胀、消化不良、腹痛,黏液便或黏液血便、贫血、低热、乏力、消瘦。
危害
结肠癌可向肝、肺、脑、骨等脏器转移,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等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
并发症
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等。
检查
血常规检查、内镜检查、X线检查、血清癌胚抗原检查、B型超声、CT、MRI、便常规检查、病理检查等。
诊断
根据症状,结合纤维结肠镜检查、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原则
1.结肠息肉
小量出血予以药物治疗,较大量出血应行手术治疗。
2.结肠癌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
治愈性
结肠息肉可治愈,息肉癌变者有复发可能;结肠癌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期可达80%。
饮食建议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病因
病因
1.结肠息肉
与感染、年龄、生活习惯、遗传等有关。
2.结肠癌
主要病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结肠息肉
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2.结肠癌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液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体检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可形成不规则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诊断依据
根据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或有便血或黏液脓血的症状,结合肛诊或肠镜发现肿瘤可诊断,病理检查可确诊肿瘤的性质。
治疗
治疗方针
1.结肠息肉
小量出血予以药物治疗,较大量出血应行手术治疗。
2.结肠癌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
药物治疗
1.结肠息肉
(1)一般小量出血,以口服抗生素、止血药或中药口服、灌肠为主。
(2)较大量出血除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输液补充电解质外,应做好术前准备。
放化疗
1.虽然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单纯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较高,大多数局部复发发生在盆腔内,因此肿瘤侵入直肠周围软组织是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的。因此盆腔放射治疗是清除这些癌细胞沉积唯一可供选用的有效方法。然而结肠癌对术前及术后放疗均无显效。放射治疗可降低癌症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率。
2.结肠癌约半数患者在术后出现转移和复发,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均需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在结肠癌综合治疗中是除外科治疗后又一重要的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1.结肠息肉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病理活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者,可经肛门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肠镜,乙状结肠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2.结肠癌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4)乙状结肠癌肿除切除乙状结肠外,还应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
(5)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浸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肠管已梗阻或可能梗阻,可作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
预后情况
结肠息肉预后良好,息肉癌变者有复发可能;结肠癌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期可达80%。
护理
日常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生活要规律。
饮食调理
1.减少脂肪类食物(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摄入,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2.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3.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
4.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5.少饮含酒精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