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所属科室: 眼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眼位于眼眶内

眼具有感受光线,传递视觉信息等功能

眼受损后会发生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疾病

位置

眼位于眶腔内,眼球位于眶腔前部,后部借视神经连于大脑。眼附属器位于眼球周围或附近。

眼包括眼球、眼附属器、视路以及相关血管神经结构等,具体如下:

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眼球壁(除前部角膜外)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眼附属器

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

眼眶

为四边锥形的骨窝,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骨构成。眼眶有4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外侧壁较厚,而其他3个壁骨质较薄,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

眼睑

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游离缘称睑缘。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内外连结处分别称内眦和外眦。眼睑的组织结构从外向内可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

结膜

是一层薄的半透明黏膜,柔软光滑且富有弹性,覆盖于眼睑后面的称睑结膜,眼球表面的称球结膜,睑部到球部返折部分的称穹窿结膜。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此外,结膜的组织结构是由不角化的鳞状上皮和杯状细胞组成,有上皮层和固有层。

泪器

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借结缔组织固定于眶骨膜上,上睑提肌外侧肌腱从中通过,将其分隔成较大的眶部泪腺和较小的睑部泪腺,正常时从眼睑不能触及。泪道是泪液的排出通道,包括上下睑的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眼外肌

为横纹肌,主管眼球运动的肌肉,包括4条直肌和2条斜肌,4条直肌为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2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

视路

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临床上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其中视神经按部位可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视束为视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经束;视放射是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神经纤维结构;外侧膝状体中,灰质和白质交替排列。

血管和神经

眼球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睫状血管系统,睫状血管又分为睫状后短动脉、睫状后长动脉和睫状前动脉。眼球静脉回流主要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睫状前静脉。眼部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与眼相关的脑神经共有6对。

眼具有产生视觉、折光调节以及传导神经冲动等功能。

产生视觉

视觉是外界物体在大脑中的映象,外界物体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和某些调节作用,聚焦于视网膜上,引起视网膜感光细胞兴奋,经视神经传至大脑皮质枕叶,引起视觉。

折光调节

外界物体的光线进入眼睛后,经过眼球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光作用,最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清晰的物像。在看远物时睫状体内的睫状肌松弛,睫状体随脉络膜后移,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呈扁平形,曲度变小,平行光线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当看近物时,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提高,活动加强,受神经支配的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向前移动,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因自身弹性而凸向前,曲率增加,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像。

传导神经冲动

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之后,视网膜能把物像的光能转变成神经冲动,再由视神经把神经信息传入大脑皮质视觉区。

眼的养护与某些营养物质的补充有关,在饮食上要保证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钙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才能满足眼睛的营养需求。因此,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海产品,少吃糖果及甜食。

补充蛋白质:如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组织的修补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

补充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盲症。每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可预防干眼病,消除眼睛疲劳。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橘子、杏、柿子等。

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分之一,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因此,在每日饮食中,注意摄取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尤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橘子等含量最高。

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B的补充对于有眼干涩、视力疲劳者有缓解作用,日常应注意胡萝卜、西红柿、橙子等食物的摄入。

补充钙:钙具有消除眼睛紧张的作用,如豆类、绿叶蔬菜、虾皮含钙量都比较丰富。

眼的运动养护比较常见,可适当运转眼球,锻炼眼球的活力,以达到舒筋活络、改善视力的目的。此外,经常用手按摩双眼,不仅可保持眼部的青春活力,而且可预防视力下降。

眼的日常养护较为重要,主要包括合理用眼、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强光刺激、适当热敷眼睛等方法,对眼的健康有益。

合理用眼:走路、坐车和躺着的时候不要看书,看电视、用电脑的时间不要过长,用眼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要适度休息,向远处远望一会或者做眼保健操。

避免强光刺激:不要在强烈的日光下看书,在强光下行走最好戴上太阳镜。光线昏暗时,用台灯看书比较适宜,台灯应选择白炽灯,比日光灯的光亮要自然、柔和,减少眼睛疲劳。

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沾有油污、灰尘等脏物的毛巾去擦眼睛,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尤其是不能用有眼病患者的毛巾。

适当热敷眼睛:经常用热水、热毛巾或蒸汽等熏浴双眼,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眼疲劳,防止眼睛患病。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具有产生视觉、折光调节以及传导神经冲动等多种功能,当眼出现损伤时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眼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眼和不健康眼有哪些区别。

眼的形态

1、正常眼

从外观来说,正常眼的整体形态因人而异,有杏眼、凤眼、狐狸眼等形状,眼主要包括眼球及其附属器官,眼球的正常外在形态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为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正常情况下无充血、出血、肿胀、分泌物等。

2、异常眼

近视眼

表现为晶状体变厚、眼球前后径延长、眼底退行性变,如黄斑部萎缩和色素沉着、变性、豹纹状眼底等。

远视眼

表现为眼球前后径较正常变短、角膜表面弯曲度变小等。

散光

表现为角膜弯曲度异常、晶状体移位或半脱位等。

白内障

表现为晶状体混浊,可分均匀性和分散性两种,前者呈云雾状,后者可呈点状、条状、斑状、星状以及杂有闪辉性结晶体的混浊等。

青光眼

表现为角膜上皮水肿,细胞间有液体聚集,形成水泡,前房角狭窄关闭,虹膜充血水肿然后萎缩变薄,脉络膜变薄等。

眼受损后,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外观异常等一系列症状,具体如下:

视力障碍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受损后可出现一过性视力下降、突然视力下降或逐渐的视力下降。视远或视近不清楚,视物变形、变小、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缺损,眼前固定或飘动的黑影等,常见于白内障、屈光不正、葡萄膜炎、视网膜脱落等疾病。

眼部不适症状

眼受损后可出现眼部刺痛、胀痛、痒、异物感、畏光等,见于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等。还可出现眼部刺激征,为眼剧痛、睫状充血、畏光及流泪,常见于角膜炎、眼外伤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青光眼等。

外观异常

眼的部分病变可出现眼睛充血、出血、有分泌物、眼睛肿胀,有新生物、囊肿,或眼睑位置异常、眼球突出等异常表现。

眼的健康对每个人至关重要,眼受损后引起的常见疾病有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等,而影响眼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感染性因素

感染是引起眼病的重要因素,主要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结核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等,可引起眼的炎症性疾病。

吸烟、饮酒

大量吸烟、饮酒为眼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如青光眼。

药物因素

服用类固醇、酚噻嗪类、阿司匹林等药物,也与眼部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此外,降血压药,如替米沙坦可引起视觉异常,雷米普利偶可致视物模糊,特拉唑嗪也可致视物模糊,以及弱视、视觉异常、结膜炎等异常。

疾病因素

糖尿病、高血压也是引起眼病的危险因素,随着血糖和血压的升高,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会相应上升。

遗传因素

部分眼部疾病有一定遗传倾向,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如ABCA1、AFAP1、GMDS等基因表达与青光眼有显著相关性。

眼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以下症状进行自测。若发现以下异常症状长期存在,则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双眼不对称

正常情况下双眼对称,如果发现自己双眼不对称,明显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需怀疑眼部疾病,常见于上睑下垂。

黑点或幻影

如果发现自己眼前经常有固定的黑点或可移动的幻影,需考虑眼部疾病的可能性,常见于玻璃体混浊、葡萄膜炎。

瞳孔变白

如果发现自己瞳孔逐渐变白,看东西像隔着一层纱,需考虑眼部疾病,多见于白内障。

眼皮隆起

如果发现自己眼皮长时间明显隆起,眼球也明显突起,需怀疑眼部疾病。

摩擦感

如果发现自己双眼有摩擦感,眼皮内面结膜面发红,早晨起床眼内分泌物增多,需考虑眼部疾病。

流泪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迎风流泪或安静状态下出现流泪现象,需考虑眼部疾病,常见于沙眼、泪道阻塞。

视物不清或异常

如果发现自己眼睛看东西的范围逐渐缩小,或缩小虽不明显,但视野中有些地方看不清,或看东西有重影,需怀疑眼部疾病。

视力改变

如果发现自己视力减退,或看灯光时光点周围出现红绿圈,并伴头痛、眼胀、鼻根部酸胀,应及时就医检查。

眼疾病常用的检查包括视功能检查、眼部检查,具体有以下几种:

视功能检查

视力检查

主要依靠视力表检查反映黄斑区的视功能,日常屈光状态下不戴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验光戴镜后的视力称为矫正视力。临床诊断及视残等级一般是以矫正视力为标准。通常临床上≥1.0的视力为正常视力。

视野检查

许多眼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视野的特征性改变,视野检查反映了周边视敏度,包括动态视野检查和静态视野检查。视野检查对眼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色觉检查

色觉检查还可作为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等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测指标,并可在白内障术前测定锥细胞功能状态,对术后视功能进行评估。色觉检查主要分为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主观检查)和视觉电生理检查(客观检查)。

暗适应与明适应检查

明适应检查可反映视锥细胞的功能,暗适应检查可反映光觉的敏锐度是否正常,可对夜盲症状进行量化评价。

其他检查

视功能检查还包括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波前像差分析等检查,每个检查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如临床上可应用波前像差仪检查了解角膜及眼球的波前像差,用于指导屈光手术、角膜接触镜的镜片设计和改良,以及对白内障、青光眼及其他角膜手术术后的视觉质量进行客观评估。

眼部检查

眼附属器检查

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眼球位置及运动、眼眶的检查,多是通过视触诊判断。

眼睑:观察有无红肿、淤血、气肿、瘢痕或肿物,有无内翻或外翻,两侧睑裂是否对称,上脸提起及脸裂闭合是否正常。睫毛是否整齐、方向是否正常,有无变色、脱落,根部有无充血、鳞屑、脓痂或溃疡等。

泪器:注意泪点有无外翻或闭塞,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瘘管,压挤泪囊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可通过荧光素钠试验、泪道冲洗、X线碘油造影等方法检查泪道有无阻塞。

结膜:将眼睑向上、下翻转,检查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注意其颜色,以及是否透明光滑,有无充血、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瘢痕、溃疡、睑球粘连,有无异物或分泌物。

眼球位置及运动:注意两眼直视时角膜位置是否位于睑裂中央,高低位置是否相同,有无眼球震颤、斜视,眼球大小有无异常、有无突出或内陷。

眼眶:观察两侧眼眶是否对称,眶缘触诊有无缺损、压痛或肿物。

眼球前段检查

包括角膜、巩膜、前房、晶状体的检查,需观察角膜大小、弯曲度、透明度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有无知觉异常,有无角膜膨隆和锥状突起等;注意巩膜有无黄染、充血、结节及压痛;注意中央与周边前房深度,双眼前房深度是否对称,房水有无闪辉、房水细胞、混浊、积血、积脓等;观察晶状体有无混浊、混浊的位置及程度,晶状体形态及位置有无异常。

裂隙灯检查

是眼科最常用的检查设备,操作方法包括直接焦点照明法、弥散光照明法、后部反光照明法、镜面反光照明法、角膜缘分光照明法、间接照明法。它不仅能观察表浅病变,而且有助于检查视网膜周边、前房角及后部玻璃体等深部组织病变,有助于诊断、治疗眼病估计预后。

眼压检查

包括指测法和眼压计测量法,可评估眼球内容物及眼内容量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为诊断眼疾病的重要方法。正带眼压为10-21mmHg,过高或过低,或两眼压相差数值太大提示病理现象。眼压增高常见于青光眼,眼压过低则可见于眼外伤、视网膜脱离等眼病。

眼科影像学检查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清晰,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真菌性角膜炎以及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干眼症患者的角膜形态学变化,角膜屈光性手术后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与术后视觉效果的关系,观察各种角膜营养不良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监测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

眼底彩照:是眼底最基本、最普遍的检查方法之一,对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小儿视网膜病的诊断有独特的意义,还广泛用于眼底病及青光眼等致盲眼病的筛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TC):具有分辨率高、安全性高、扫描速度快、采集数据量大等优点,可用于多种眼部疾病,如黄斑部病变、视盘病变、视网膜病变的诊断,还可对脉络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分析及动态监测。

其他检查

还包括前房角镜检查、检眼镜检查、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镜、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眼超声检查、激光扫描拓扑仪、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需要根据疾病情况选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