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盐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结石等疾病的化学物质。尿酸盐主要是尿酸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结合在一起后形成的一种盐类。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功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下,血尿酸的值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尿液中的尿酸浓度也不高,一般不会形成尿酸盐或者形成的尿酸盐可及时通过肾脏排泄,不会发生尿酸盐沉积的现象。当体内代谢嘌呤的各种酶类缺陷,导致嘌呤代谢功能障碍,或者饮食中摄入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高嘌呤食物过多时,体内产生的尿酸就会增多,继而血尿酸浓度显著增高。体内循环和排泄尿酸浓度增加,这种情况下过多的尿酸就容易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尿酸盐。
形成的尿酸盐一部分通过肾脏经尿液排出体外,一部分可能会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析出、沉积,形成单钠尿酸盐结晶,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还有可能沉积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内形成尿酸盐结晶,时间久了后会凝结成块状,导致尿酸盐结石。所以,尿酸盐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障碍或嘌呤含量摄入过多导致的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