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检查怎么做

宫腔镜检查是妇科一项常见的微创型检查手法,适用于子宫异常出血、子宫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不明原因的不孕或反复流产等异常情况的检查,具体的宫腔镜检查可大致分为以下三步:

1、检查前:需向医生告知自身存在的异常情况,对于明确存在急性、亚急性生殖道感染的患者,或是心、肝、肾衰竭急性期及其他不适应手术指征的患者,不可选择宫腔镜检查。对于适应宫腔镜的患者,一般建议在月经结束后1周左右检查为宜,因为此时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早期,不易出血且黏液较少,容易发现宫颈内的异常情况;

2、检查时:检查时患者应先排空膀胱,躺于检查床上,双腿立起分开呈M型,医生会先使用扩阴器撑开阴道,然后在宫颈内置入宫腔镜进行检查,宫腔镜的前端带有光源摄像头,可清楚的观察子宫内情况;

3、检查后:对于未发现异常的患者在器具取出后即可以离开检查室,对于存在异常,如息肉、肌瘤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需准备宫腔镜手术,麻醉后使用宫腔镜手术进行切除,并将切除后的组织送去病理检验,切除后应密切观测体征,防止出现子宫出血、子宫穿孔、气体栓塞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