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荆芥图片,荆芥的用法用量

本文目录

1 中药荆芥图片2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3 【荆芥的配伍应用】4 【荆芥的用量用法】5 【荆芥的使用注意与禁忌】6 【荆芥的本草摘要】7 【荆芥的现代研究】

中药荆芥图片

荆芥图片

【来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全草或花穗。我国南北各地均产,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及江西等省。秋季开花后割取全草,晒干切段。生用、炒黄或炒炭用。【处方用名】荆芥 荆芥穗 炒荆芥 荆芥炭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性能概要】味辛,性温。归肺、肝经。本品轻扬疏散,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性较和平,善散风邪,既散风寒,又疏风热,并能疏散血中之风热。故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症见头痛、发热、目赤、咽喉肿痛等,能疏风解表;对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以及疮疡、肿毒初起之证,可以起到疏散血中风热,透邪外出的作用;对妇女产后冒风,口噤发痉,也可起到祛风解痉的功效。本品炒炭可以止血,能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妇女崩漏。荆芥、紫苏均能发汗解表。紫苏发散风寒,又能理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荆芥祛风力胜,不论风寒、风热皆可应用,又散血中风热,且可解痉,炒炭止血。

【荆芥的配伍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等配伍,如《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用于风热表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目赤者,常与薄荷、银花、连翘等同用,如《温病条辨》银翘散。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以及风疹瘙痒等症,常配蝉衣、牛蒡子、薄荷、银花等,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竹叶柳蒡汤。3.用于疮疡初起,恶寒发热,具有表证者,常与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配伍。4.用于产后冒风发痉,项背强直、口噤等症,可单用为末,温酒调下,如《普济方》愈风散,或与其他息风止痉药配伍使用。5.荆芥炒炭常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证,常配合其他止血药同用。

【荆芥的用量用法】

内服:5~10克。荆芥穗发汗之力大于荆芥。无汗生用,有汗炒用,止血炒炭用。

【荆芥的使用注意与禁忌】

本品主要作用为发表祛风,故无风邪或表虚有汗者,皆不宜服。

【荆芥的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荆芥的现代研究】

成分: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等。药理:有解热、镇静、镇痛、止血、祛痰、平喘、抗过敏、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临床报道:①治疗荨麻疹,以净荆芥穗1两碾为末,过筛后入纱布袋,均匀地撤布患处,然后用手掌反复揉搓至发热为度。治疗急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瘙痒病,轻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②治疗产后血晕,取荆芥穗31克,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用6克加童便1两服。治疗25例,有效率92%。

相关文章: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荆芥图片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