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升高说明一定得了癌症吗

结论:不一定

真相解析: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在其他疾病状态或正常情况下,某些肿瘤标志物也会升高,比如甲胎蛋白(AFP)在急性肝炎或者妊娠时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肿瘤标志物是恶性肿瘤在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升高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癌基因产物等。简单地说,肿瘤标志物是一些指标,当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可能与肿瘤有关,但也可能是一些良性疾病,还有可能是正常生理反应。用以下3种体检时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举例说明:

1.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可检测出80%以上的肝癌及大部分生殖器肿瘤,但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疾病状态下,甲胎蛋白会升高。此外,怀孕时甲胎蛋白也会升高,尤其是在孕3-5个月时。

2.癌胚抗原(CEA)

除了肿瘤外,一些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等患者的癌胚抗原会升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也有可能引发癌胚抗原升高。此外,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 癌胚抗原会升高。

3.糖类抗原199(CA199)

糖类抗原199是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肝癌、胃癌、食管癌的患者也可见该标志物升高。但某些消化道炎症如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胃炎等也可见其升高。

由此可见,光凭借肿瘤标志物升高来判定是否患有癌症是不靠谱的,且经大量医学临床研究表明,即使癌症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其结果也并不一定会升高。肿瘤标志物检查不能作为诊断癌症的唯一依据,但可作为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之外的辅助检查手段。

专家提醒:

如果检测出某项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惊慌,可在3个月或6个月之后再次复查,观察该项指标是否继续升高,并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其他相关项目的检查。当然,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代表百分百不会得癌症,如果肿瘤标志物正常但有出现其他肿瘤信号,同样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