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致癌是真的吗

结论:真的

真相解析:

槟榔长期大量摄入,确实会增加口腔癌的发生风险。槟榔导致口腔癌,主要由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槟榔中的生物成分:

1、槟榔生物碱:槟榔中含有很多生物碱,尤其是槟榔碱,它可以诱发口腔黏膜增生、坏死、降低粘膜弹性。

2、槟榔酚类物质:其中包含的儿茶精,可阻碍口腔黏膜细胞更新以及会促进细胞坏死。

其次是咀嚼槟榔的动作也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

咀嚼槟榔时,槟榔与口腔黏膜长时间大力摩擦,会损伤口腔黏膜引起炎症,而炎性细胞和咀嚼的过程中,都会释放活性氧,活性氧会引起口腔黏膜的组织结构改变,会使槟榔中的有害成分渗透的更深,更广泛,细胞损伤更加严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细胞变性,引起癌变。有文献分析表明,每天嚼槟榔>10g比<10g的人群,以及嚼槟榔年数>10年比<10年的人群,患口腔癌的风险要高很多。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对槟榔的研究报告中,已经认定咀嚼槟榔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也有明显相关性。我国已在2017年,把它和黄曲霉毒素列为并行的一级致癌物,建议即使没有口腔癌风险,也要尽量远离。

专家提醒:

长期嚼槟榔者,要请口腔专业医师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如果还有抽烟、饮酒的习惯,一定要戒除嚼槟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