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醋能解酒吗

结论:假的

真相解析:

喝醋并不具备解酒的功能。

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醋酸,许多人认为醋能解酒是因为酒中的乙醇(酒精)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降低人体内乙醇的浓度,起到解酒的作用。这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并不靠谱。

乙酸和乙醇虽然可以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乙酸乙酯和水。但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1、乙酸和乙醇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之为酯化反应,1:1的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目前市面上在售的醋类产品,其内乙酸含量为3%-5%,目前在售的酒精度数最低的啤酒,酒精度大概在3.3%-3.5%之间,也就是你对酒精耐受能力差,喝度数最低的啤酒喝醉了,如果想要解酒,你基本上要喝同等质量的食用醋。那么这个是很难做到的,假设喝300ml的酒醉了,但是醋可喝不进去300ml。

2、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反应速度很慢,无法在数小时内完成与乙醇的结合,成年人基本上经过十几个小时可自然代谢掉酒精,所以乙酸的摄入毫无意义。如果想让乙酸和乙醇快速反应,需要强酸来做催化剂,这个条件在人体内无法达成。

专家提醒:

喝醋解酒不靠谱,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而且酒精对胃黏膜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刺激,此时再喝醋还会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醉酒之后,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大量补充水分,促进酒精代谢、改善脱水,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