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一般都是打椎管部位,将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药物发挥较大治疗作用。如果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治疗。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已成为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有效的方法之一,属于一种良好的给药途径。鞘内注射是通过腰椎穿刺,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药物随脑脊液循环,到达感染或疾病部位,短期重复给药可以维持一定药物有效浓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对全身的影响。但鞘内注射也有缺点,操作相对比较复杂,会给患者带来一些痛苦,而且大部分患者需要反复用药,重复穿刺容易增加再感染的可能性。另外,鞘内注射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患者会伴有发热和意识障碍加重等情况。
患者进行鞘内注射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出汗、恶心、呕吐、口唇发绀等情况,需要立即停止穿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在术后要注意伤口消毒,及时处理伤口出血、脑脊液漏等情况,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