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是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本中医入门书,通过12次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知识,使初学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中医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思想和理论,为制订适合自己的健康养生计划做好知识的准备,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坚实的基础。全书分为12讲,第1讲是中医学概述;第2~8讲,详细讲解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核心课程的内容;第9讲专讲医案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第10、11讲介绍了针灸经络理论,并提出了作者对于经络理论的独到见解;第12讲是对学习中医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适于广大中医爱好者自学使用,亦可供中医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中医之魂,科学是艺术?中医之门,理解还是体验?天下无疾,一名热爱中医事业的老师,一位潜心针灸临床的医生,一个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心的中国人。2008年8月开始,天下无疾在新浪博客上举办了面向中医爱好者的中医入门系列讲座,众多网友踊跃参加,学习讲稿,讨论困惑,交流心得,从中受益。短短半年的时间,使得大家对中医、对人体、对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中医自学的要领,为步人中医之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即由此次中医入门讲稿精心整理而成,以供广大中医爱好者朋友学习参考之用。
目录
体验——中医入门之道/1第一讲 初识中医/5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6(一)关于人体的生理/6(二)关于人体的病理/8(三)关于治疗/9二、中医是怎样看病的/11三、学习中医需要注意的问题/13(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14(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4(三)自学与求师的关系/15第二讲 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17一、体验阴阳五行/18(一)体验阴阳/18(二)细说阴阳/20(三)体验五行/21(四)细说五行/23二、阴阳五行与中医学/24(一)阴阳五行与人体/24(二)阴阳五行与疾病/26第三讲 人体生理之谜——脏腑经络/31一、脏腑/32(一)五脏/32(二)六腑/36二、气血/39三、经络/40第四讲 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43一、对正气的解说/44二、对邪气的解说/46(一)外感之邪/46(二)内生之邪/49三、正邪之争/52四、关于体质/55
第五讲 中医诊法之谜——望闻问切/57一、望诊/58(一)望神/58(二)望色/59(三)望形/60(四)望态/60(五)望舌/61二、闻诊/63三、问诊/63(一)系统问诊/64(二)特定问诊/66四、切诊/67(一)脉诊的基础知识/67(二)中医诊脉,诊什A/68(三)脉诊的意义/69(四)如何诊脉/69
第六讲 中医辨证之谜——八纲脏腑/71一、八纲辨证/72(一)辨表里/72(二)辨寒热/74二、脏腑辨证/75(一)辨病性/75(——.)辨病位/79三、体质辨证/81(一)什么是体质/81(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81(三)判断体质的方法/81(四)如何改善体质/82
第七讲 中药性昧之谜——四气五味/87一、四气/88(一)寒性药说/89(二)凉性药说/90(三)热性药说/90(四)温性药说/91二、五昧/93(一)辛味药/94(二)酸味药/94(三)苦味药/95(四)甘味药/96(五)咸味药/96三、常用中药100味/97(一)实证用药/97(二)虚证用药/101(三)五脏用药示例/102
第八讲 中药配伍之谜——君臣佐使/107一、实证用方/108(一)治风剂/108(二)祛寒剂/112(三)清热剂/112(四)祛痰湿剂/114(五)祛暑剂/114(六)理气剂/114(七)理血剂/115(八)消食剂/115二、虚证用方/116(一)补气剂/116(二)补血剂/116(三)补阴剂/117(四)补阳剂/118三、五脏用方示例/119(一)治肺剂/119(二)治心剂/119(三)治脾胃剂/120(四)治肝剂/121(五)治肾剂/122
第九讲 名医成就之谜——医案解读/125一、学医案,学什么/127(一)中医诊断辨证的思路/127(二)中医治疗思路/128(三)中医处方用药思路/130二、学医案,怎么学/132(一)兴趣第一的原则/132(二)广开途径,搜罗医案/132(三)正确看待失误案/133三、循序渐进/133(一)初级识证阶段/134(二)中级辨证阶段/134(三)高级论治阶段/134
第十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137一、经脉设立原理/138二、经脉脏腑相合原理/139三、经脉功用原理/141四、经脉诊治原理/142五、十二经脉概要/144
第十一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络辨治/153一、胸部要穴/154二、腹部要穴/155三、背部要穴/158四、针灸医案解读/159
第十二讲 再识中医/165一、学贵有恒/166二、通经致用/166三、三医并重/167四、漫话门派/170五、学院中医/171六、重视经典/172七、读懂疾病/173附录A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175附录B 辨证练习参考答案/179附录C 网友学习感言/182后记/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