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类激素包括哪些

儿茶酚胺类激素是指肾上腺髓质激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介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三种均具有生物学活性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均含有儿茶酚及乙胺侧链,其生理功能有许多共同点,故统称为儿茶酚胺类激素,在机体的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1、肾上腺素:常用于心脏骤停,如溺水、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意外药物中毒、传染病和心脏传导阻滞等所致的心脏骤停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等,一般选择肌肉注射,作用时间可维持10-30分钟,也可选择皮下注射,收缩血管作用维持时间在1小时左右;

2、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于早期神经源性休克、嗜铬细胞瘤切除后或药物中毒时导致的低血压,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如稀释后口服,可使食管和胃黏膜血管收缩,起到局部止血作用;

3、多巴胺:常用于各种休克,如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等,口服后易在肠和肝中被破坏而失效,因此一般用静脉滴注给药。可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剂量,同时应适当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用药时应监测心功能改变。也可使用多巴胺与利尿药联合应用于急性肾衰竭。对急性心功能不全,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