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遗尿的中医治疗医案

咳嗽遗尿在《素问》中早有记载。它说:“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沈金鳌、林佩琴等都主张用茯苓甘草汤,但余屡用未见其效。通过观察发现本病多见于年老体弱和产后之妇女,除咳嗽遗尿外,往往兼有头晕乏力,胸满心烦,心悸气短,脉弦滑无力等症,而无“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之肾咳证。偶读方隅所著《医林绳墨》小便不禁条,云:“妇人咳嗽而溺出者,宜生脉散加归、术、柴、黄芩。”才始有所悟。再细读《素问》:“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句,才使我茅塞顿开。乃拟: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麦冬9克,党参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陈皮9克,青皮9克,紫菀9克,黄芩9克,方一首,作为心肺不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的方剂,试用于临床常效如桴鼓。例如:郑xx,女,30岁。产后两个月来,咳嗽遗尿,久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审其脉证,见其面色㿠白,言语无力,心悸气短,胸满心烦,口干,脉虚而弦滑。综其脉证,诊为心肺不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子上方2剂症减,6剂愈。久而久之,虽见效者甚多,然无效者亦不少。例如:唐xx,男,64岁。前医屡用上方无效,询治于余。审其脉证,除咳而遗尿外,肺与三焦之证不见,面色微黑,腰酸背痛,小腹憋胀,排尿不畅,时而尿热尿痛,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尺脉反较寸脉为大。反复思考,正如《素问》所述之肾咳,乃拟八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车前子、怀牛膝以培补肾气,果然2剂症减,10剂愈。

——本文摘自《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作者:朱进忠

老妇咳时遗尿医案一则

冯某,女,年八旬。诉1991年冬患咳嗽气喘,数月不愈,不能平卧,咳吐稀白痰涎,觉其味颇咸。小便频数清长,咳时总有小便遗出,以塑料布铺于床上。伴畏寒肢冷,两足浮肿,腰背酸痛。舌淡苔白,脉沉细。

这个病人是我们学校的一个教职工家属,现在可能不在了,当时我看的时候是80多岁,而且是上课的时候看的。我在教室讲课,她的孙媳妇就守在门外,一直等到我下课。她说她奶奶病了,请我去看病。说咳了一个多月,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床上铺一块塑料布,几十条毛巾轮流换。她那个孙女和孙媳妇特别孝顺,每天就照顾她。她一咳,尿就撒出来了,马上就跟她换条毛巾。一天咳十几顿就要换十几条毛巾,一天咳几十次就要换几十条毛巾。就住在我们学校的宿舍里。八十几岁的老太太,得了这么一个病,而且好像有一点浮肿,畏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这个病人咳喘并作,遗尿明显,一咳就遗尿。这两个问题都要解决,第一咳嗽气喘,第二遗尿。大家想这个病应该怎么治?《素问·咳论》讲:“膀胱咳状,咳而遗溺。”“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这两者的特点都具备,腰背疼痛,浮肿,咳吐稀白痰涎,咳而遗尿,这就很典型,所以它既符合肾咳也符合膀胱咳。肾与膀胱相表里,一条线上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这就是一个阳虚水饮的咳喘病。

由于阳虚气化功能失职,我们也可以讲肾气失固,失去了固摄,所以遗尿。由于阳虚水饮上犯,所以咳嗽气喘。这个病机不是很清楚了吗?但是要取名字呢,按照《内经》的讲法,就应该是肾与膀胱俱咳。大家想想用什么方呢?要温阳、要化饮是没错的,还要止咳,要平喘,温阳化饮、止咳平喘还要止小便。

用的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这个方名其实把药全讲出来了。但这个方只能止咳平喘,不能治遗尿啊,所以必须合另外一个方,缩泉丸。

当时就开这个方,就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合缩泉丸。当时七八个学生跟着我一起去看那个老太太,因为正是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一哄而上,七八个。这个处方吃了一个星期,咳喘大平,遗尿明显减轻。吃第两个星期,咳喘基本上就好了,老太太就出来散步了,到外面院子里散步了,就不遗尿了。也就是说这个病两个星期就拿下来了。两个星期以后该用什么方呢?就要巩固了,肯定要温肾阳进一步化饮,所以后期就是金匮肾气丸加五味子。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肾咳和膀胱咳病案。

  ——本文摘自《熊继柏讲内经谈临床》

相关文章:

名老中医谢任甫治疗咳嗽医案五苓散加味治疗膀胱咳(咳嗽遗尿)甘草干姜汤加味治疗咳时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