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乳腺增生症)的中医治疗医案

周xx,女,24岁。〔主证〕自觉胸闷不适已有年余,两乳硬块,或呈条索状物,凸凹不平,按之疼痛不移,肢怠乏力,大便干燥,经水尚常,舌尖边稍红,脉沉细。某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症”。

〔辨证〕肝郁气结,血热凝滞,久而形成乳癖。

〔治则〕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方药)制香附(打)9克 广郁金15克 广橘叶12克 全瓜蒌30克 净海藻30克 黄药子15克 生牡蛎(先下)30克

同服小金丹2粒,每日2次。

按:上方制香附为血中气药,有理气解郁之功;广郁金入心、肝,能凉血破瘀,行气解郁;广橘叶为肝、胃之品,可导胸胁逆气,能散阳明厥阴滞气。3味同用有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之功能。以全瓜蒌清热滑肠,以净海藻泄结软坚,以黄药子凉血解毒,以生牡蛎化痰软坚。四药共行有凉血滑肠、软坚散结之作用。并配以小金丹活血止痛,消结散毒。按上法服药37剂,复诊诸证悉解,乳中硬块全部消退,效果甚为满意。

乳癖即乳核,又称乳栗,乃由肝胃二经气郁结滞而成,积结于乳房内,小者如梅,大者如李,甚至如桃,按之坚硬,不移不动,核随喜怒消长,时时隐痛,或不痛,或按之疼痛,皮色如常,形势虽小,不可轻忽,若耽延日久不消,轻则成乳劳,重则成乳岩,慎之慎之。乳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肝经,由于平时不知调养,忿怒所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窍不得通,汁不得出,可致乳痈,甚则阳明之血沸腾,热盛肉腐化脓溃破成疮,即为乳疮。如气血积结不散又可导致乳癖、乳岩等症。乳中病变多端,诸如乳痞、乳疳、乳衄、乳晕、乳膨、乳缩、乳漏等等,妇女患者居多,男子极少,此生理之特点。乳节一症男子常有患之,多由怒火、房欲过度,以致肝虚血燥,肾虚精怯,气脉不得畅行,肝经无以荣养,遂致乳中结成肿块,乳头作痒,疼痛异常,临证亦可见到,述此以作参考。周案乳癖,患有年余,肿处硬痛,舌尖边红,大便干燥,肢怠乏力,脉来沉细,显系虚中实证,但体未衰,又当青年,经水尚常,故以攻邪当先,仅从舌尖边红,大便干燥,审为血热阴伤,故以郁金凉血,瓜蒌润肠,且二药更有化痰行气,破瘀解郁之功。如阴虚之证突出,则可根据证候加入生地、天冬、玄参之品;气虚之象明显,又可增添黄芪、党参、白术为是。

香附又名莎草根、香附子、三棱草、雀头香、破碎小块为香附米。系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自生于山野,块茎供药用。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二经,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之功用,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主一切气。治多怒多忧,能推陈致新,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旁彻腰膝。用之得当,甚有奇效。

橘叶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栽培植物,叶供药用。性味苦平,入肝胃二经,能导胸胁逆气,治乳痈、乳癌。朱丹溪云:导胸膈逆气,入厥阴,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缪希雍云:橘叶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妇人妬乳、乳岩、乳痛,用之皆效,以上诸症皆二经所生之病也。诸如所述,说明橘叶有行气散结,专治乳生结块,临证用之颇有效果。

海藻为海藻类中之马尾藻,生于浅海之暗礁间,全草供药用。以清水浸淡,漂去盐味,晒干,称为净海藻,性味苦咸寒,入肝、胃、肾三经。有消痰软坚,泄热利水之功用,主治瘿瘤结气,散颈下核痛,痈肿瘕癥坚气。《本草从新》:苦能泄结,威能软坚,寒能涤热,消痹疬结核癥瘕阴溃坚聚。

黄药子为蔓草类,苦平无毒,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之功用,善疗恶疮,专治瘿肿,产四川万县者良。《本草纲目》中载有红药子、黄药子、白药子,论之甚详,可予参考。据近代药物研究,栝蒌、海藻、黄药子等品均有抗癌作用,推论可能有抑制细胞过速增生,因而使乳腺硬块消退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实践和试验证实。

牡蛎为瓣鳃纲,牡蛎科,有左右两扇贝壳,左边的一扇固着在岩石或其它物体上,营固定生活,左壳稍大而凹,右壳较小而平,形状常随附着物而变异,如卵形、三角形或棱形等。贝壳供药用,性味咸涩微寒,入肝、胆、肾三经。生用滋阴潜阳,化痰软坚;煅用固涩止汗,而疗泄精。又此物生于海中,亿万相连,或复或仰,积聚如山,古人谓之蚝山,蚝即牡蛎。(张锡纯氏牡蛎解语,录此参考)

小金丹为明《外科正宗》方,系由白胶香、五灵脂、木鳖子、乳香、没药、当归、草乌、地龙肉、香墨、麝香等10味药物组成,炮炙合格,轧为细粉,用白面打糊为丸,每重0.6克。有活血止痛、消结散毒功能,凡因经络不和,气血凝结引起的结肿、坚硬疼痛等症,用之有效。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