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医治疗医案

吉xx,男,13岁。〔主证〕因外出过于疲劳,又当长夏饮食失调,于立秋后返京发病。证见肢怠酸楚,喜卧懒言,头重不清,发热恶寒,呕恶口黏不欲饮食,小溲黄短而热,二目白睛显黄,舌苔白黄厚腻,尖边色红,脉来滑数(体温39.4℃,当时查尿三胆阳性)。

〔辨证〕外感时邪,内蕴湿热,内外搏聚,交炽蒸发而成黄疸。

〔治则〕疏解时邪,清利湿热。

〔方药〕嫩香薷9克 大连翘9克 赤小豆(打)30克 陈佩兰9克 条黄芩9克 车前草30克 绵茵陈30克

按:本方为《伤寒论》阳明病篇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化裁而来。因在大暑将过、不时阴雨之际,故用辛温香薷走表发汗,解暑利湿;以大连翘清热解毒,以赤小豆清热利尿;条黄芩苦寒泻热而能燥湿;陈佩兰芳香辟秽而能化浊;车前草凉血兼能清利湿热;绵茵陈清气主治热结黄疸。群药和合,有解表清里之作用,使邪从表里两解。

药服1剂,身得微汗,热势有减,(体温38.6℃〕,但面色黄疸甚泽,状如橘色,舌苔未退,脉仍滑数,此湿热黄疸,阳黄无疑,嘱再进服1剂。

服药2剂,均得小汗,发热减轻,恶寒已解(体温下降至37.2℃〕,小便色黄,呕恶时作。舌苔白微黄厚腻,脉滑略数,表解当以清里(肝功化验:麝浊10单位,黄疸指数12单位〕。

方二:陈佩兰9克 姜半夏6克 淡竹茹12克 条黄芩9克 车前草30克 绵茵陈30克

上方连服2剂,证情显然见瘥,面目黄疸有减,呕恶尿黄均有好转,又按上方继服2剂,舌亦见薄,尿色转淡,且量增多,已能稍进饮食不呕,守方再进2剂。1周后查血(肝功化验:麝浊正常,黄疸指数7〕。

方三:生薏米30克 紫丹参30克 车前草30克 生大黄3克 绵茵陈30克

因舌苔已薄,但仍白腻,舌显暗红,脉沉弦滑,大便不畅,故改拟化湿益脾,和血通府,清利之品,此邪渐退,宜扶正祛邪法。

服药3剂,诸证好转,精神有增,面目黄疸亦退,小便淡黄清长,大便通畅,舌苔薄白腻,质略暗红,脉沉弦细滑缓(体温正常〕,以上方加减服。

方四:生薏米30克 紫丹参30克 车前草30克 绵茵陈30克 大枣(切)6枚

连服3剂,精神体力均佳,纳食有增,口不干渴,舌苔白,脉沉弦细。仍守方隔日1剂服,又1周后前方去生薏米服3剂,状如常人(肝功能化验正常〕,后仅以绵茵陈、大枣2味水煎服用,证退体健,肝功能3次化验均为正常,病即痊愈。

此例黄疸系湿热并重,表里俱病。先以解表清里,后以清里,最后扶正祛邪得愈。黄疸总以小便清长为顺,以不伤阴为度,故用薏米、车前、茵陈等化湿清利之品,辅以大枣,虽小便显多,但口不干渴。

连翘为木犀科,落叶灌木,各地均有栽植,果实供药用。性味苦微寒,入心、胆、三焦、大肠四经,入气分利水通经,有清热解毒之功。甄权:除心家客热。丹溪:泻心火,除脾胃湿热。本例黄疸舌尖边色红,小溲黄短而热,故选此品清心以利湿热。只在舌红较暗,才入丹参凉血活血。

佩兰人称省头草,实际省头草为罗勒之别名,是唇形科植物。佩兰古称兰草,早在《内经·素问奇病论》已有记载。为菊科,兰草属,多年生草本,栽培者居多,有浓郁的芳香,全草供药用,陈者尤良。气味辛平,入肺、脾二经,有辟秽祛湿、开胃和中、行水化浊之功能。凡暑令湿热郁蒸,中有秽浊,用之有芳香化浊、醒脾和中的作用。藿香、佩兰都属气味芳香、辟秽化浊之品,故暑月常用。但藿香偏温,侧重在胃,由于湿浊引起呕吐用之多效;佩兰辛平,侧重在脾,凡属湿热引起口黏无味用之良效。因湿浊蕴郁中焦脾胃,临证二味大多同时并用。黄疸一证病变多在于脾,况又湿热并重,故当用之,如系偏于寒湿又当以藿香为主,如藿香正气散证即是。

茵陈名茵陈蒿,以其绵软如茸手握成团故称绵茵陈或棉茵陈,品质最好。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自生于山野,茵陈蒿之嫩苗供药用。性味苦平微寒,入膀胱经,有清湿、利水道的功用,主治黄疸。《本草备要》:“苦燥湿,寒胜热,入足太阳膀胱经……以泄太阴阳明(脾、胃〕之湿热,为治黄疸之君药。”有人将茵陈归入肝、胆经说成为“利胆”之药不知为何?是否认为此药能治肝胆之病乎?又有青蒿一药,性味苦寒,入肝、胆二经,清暑辟秽,善除阴分伏热,主治骨蒸劳热,与茵陈有别。茵陈、青蒿同为菊科,但青蒿为艾属,入肝、胆,有清香气,入血分治劳热;茵陈走脾、胃,利膀胱,入气分治湿热,用之当辨,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如《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亦云:“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一病,《金匮要略》论治较详,内分五疸,故又有五疸之称。隋代巢元方在他著的《诸病源候论》书中,根据本病发病情况或出现的不同证候,进而区分为二十八候。《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疸、三十六黄。由此可见,宋代以前医家对黄疸分类过于繁杂,对于辨证反而增加困难;然黄疸之名,实是诸疸的总称。

在临证时,根据仲景论治黄疸的法则,元代罗天益从黄疸的性质区分为阳黄与阴黄两类。其病理机制,阳黄多为脾湿胃热,蕴伏中焦,熏蒸于肝胆,以致胆液不循常道,外泄浸入肌肤,发生黄疸;阴黄多因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阻,溃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但阳黄迁延失治,阳气受损,脾阳不振,寒湿内阻,亦可转为阴黄。

黄疸的发生与消失,和小便的通利与否有密切关系。如《伤寒论》阳明篇云:“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金匮要略》黄疸篇云:“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又在茵陈蒿汤方后说:“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在总的治则上还提到“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这说明小便不利,则湿热无从分消,故蒸郁发黄;小便快利,则湿热得以下泄,而黄自退。由此可知,在治疗上应注意通利小便,是非常重要一环。上例湿热黄疸,在治则用药上一直重用车前草、绵茵陈;目的在于清湿热利小便,使邪从尿解,可见茵陈一药并非“利胆”,而实则清利膀胱也。湿热去,则胆液自循常道,此不治肝胆而肝胆得治,其治病必求于本之理明矣。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