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的病因病机,盗汗的中医治疗医案

盗汗《内经》中称寝汗,即以睡后汗出、醒后渐止为特征,此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多属虚劳之证,尤以阴虚者多见。主要由于阴脏热扰,心液外泄所致。此外也有因阴火盛者,有因于肝热者,当辨其因而治之。

  盗汗的中医治疗医案一

李xx,女,60岁,农民。1975年4月4日初诊。数月来发生低烧,以午后和晚上为甚,夜间入睡出汗。曾经本公社卫生院医治无效。伴见头晕、心悸、烦躁、失眠、恶风、怕冷、口干、少气乏力,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等症。

检查:脉象虚数无力,舌质淡红、光而无苔,口唇干燥而色不泽。心音弱而心率快90次/分。

辨证:年老体虚,心肾不足,阴不敛阳,腠理不密,故夜出盗汗、恶风。

治则:益气养阴,固敛止汗。

方药:当归补血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

处方:当归12g,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5g,生地、熟地各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山萸肉15g,知母10g,熟枣仁15g,浮小麦30g

4月20日二诊:服药12剂,低热止,盗汗减少,头晕、心悸亦轻。脉虚缓无力,舌质红,舌苔初现薄白色。继服上方。

5月8日三诊;盗汗全止,低热消失,食欲好转,脉虚缓,舌质红、苔淡白,血压130/80mnHg。改服归脾丸两盒,每日三次,每次一丸。一个月后基本恢复健康。

按:本例患者年已花甲,气血本虚,因在春节间操劳过累,心肾阴虚,阴不敛阳而致盗汗不愈。方用当归、黄芪气血双补、阴阳相济而止汗;用生地、熟地、山萸肉大补肾阴以敛阳;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龙骨、牡蛎固敛止汗;知母、酸枣仁宁心安神,使阴复阳守,阴阳调和,盗汗全止而愈。

盗汗的中医治疗医案二

张xx,男,12岁,学生。1984年元月2日初诊。

于上月初患重感冒,憎寒发热,头晕头痛。体温39~40.0℃。在郑州某医院住院医治,好转出院,但低热不止,头身出汗,又经某医院检查血、尿,X线透视胸肺均无特殊病变。曾注射几种抗菌素针,内服清热消炎类药物已22天,不见好转。

症状:面色㿠白,全身出虚汗,夜出盗汗,午后及夜晚低热(体温37.5℃),恶风,头晕、心悸,口干不渴,食欲不振,精神不振,二目无神,大便不利,小便黄少,手足心发热。

检查:脉象虚数无力,舌质红而无芒。口唇干燥。体温37.5-38.0℃.

辨证:因初病感受外邪,营卫不和失于调治,药用大量抗生素、安乃近等,汗出过多,气血营卫俱伤,导致阴虚内热。又反复内服安乃近片,导致阴阳营卫俱虚,故低热不去,虚汗不止。

治则:养阴清热,固表止汗。

方药:二地清阴汤合鳖甲青蒿汤加减。

处方:生地18g,地骨皮15g,知母12g,银柴胡10g,青蒿12g,生白芍12g,连翘10g,生鳖甲20g,白薇10g,黑栀子10g,白茅根30g。水煎两汁,约600m1,每服200ml,一日服尽。

元月6日二诊:服药三剂热轻汗少,无不良反应,继服。

元月15日三诊:夜出盗汗减轻,低热渐减,食欲好转,但白天出虚汗,每逢吃饭则出汗不止。脉虚数无力,舌质红润、仍无苔。依上方加减。处方:当归10g,绵黄芪15g,知母10g,生白芍12g,地骨皮15g,防风6g,青蒿15g,银柴胡10g,生地12g,生鳖甲20g,白茅根20g

2月25日四诊:低热消失,盗汗已止,吃饭时仍出虚汗。脉虚缓无力,舌质红,舌苔微现薄白苔。体温37.2℃。继服上方。间日一剂。

3月1日五诊:低热、出汗均止,饮食增加,大小便正常,体温37.0℃,脉缓无力,舌苔薄白。继服三剂巩固疗效。于3月16日来诉,病情基本痊愈,已坚持上学。

按:本例患者因感冒常服安乃近、注射抗生素针等大量出汗,导致阴虚内热,营阴不足,卫阳不固,低热不止,盗汗、自汗出。方用生地、骨皮、知母等养阴清热合鳖甲青蒿汤加减以消骨蒸之热;由于病久,卫阳亦虚,增入玉屏风散加减而自汗渐止,低热消失,逐渐痊愈。

盗汗的中医治疗医案三

李君,四十余,盗汗数月,周身发软,脉左细弱,右寸关虚大。此为阴虚阳浮,当用镇摄固敛之法。

生黄芪9g,生龙骨9g,生牡蛎9g,浮小麦9g,桑叶9g,茯苓9g,生地9g,白芍9g,当归9g,麻黄根6g,炙甘草5g。水煎服。

一剂轻,二剂愈。

按:此治盗汗之通用法,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为此方之特性。余每遇盗汗之重者,兼用六味地黄丸,收效颇好。

结语:盗汗一证多属虚劳之证。尤以阴虚为多见。症见盗汗,烦热,口干,脉细数等为阴虚热扰,心液外泄之证,治宜养阴清火。可用益阴汤。火旺者,用当归六黄汤。亦有阴火盛者,宜用正气汤(炒知母,炒黄柏,炙甘草),亦有因肝热者,宜用龙胆散(龙胆草,防风)以清肝热。若盗汗较甚者,可加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以敛汗固涩。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