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治法及参考医案

痢疾治法,应首辨虚实寒热而从之。如《景岳全书·痢疾》篇中云:“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故本病初起多见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粘液,舌苔黄腻,脉数等为主证。亦可兼见发热,四肢酸楚等,多为实证、热证。常以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为大法。

如因湿热壅盛,上攻于胃所致的禁口痢。则以清热解毒、健脾止痢为要,以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化裁而治,可收到满意之效。详见医案:噤口痢的中医治疗医案

有因湿热积滞于胃肠,留滞不去,热伤阴血所成的血痢不止,以仲景“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为名训,赤多者,重用血药,除用白头翁汤外,重用黑山楂、当归、白芍、大黄炭、广木香,调气行血导滞止痢。详见医案:湿热下痢的中医治疗医案

痢久不止,多为脾肾不足,大肠虚弱。治以温补固涩。如中阳衰弱而致的虚痢,以归脾止痢。详见医案:虚痢的中医治疗医案

湿热痢疾的治疗医案中的三诊也以调脾胃、补中气为大法。总之,痢疾初期,湿热者多,故宜清宜通;痢久脾胃虚损者多,宜补宜涩。即“初痢当攻,久痢当补也”。初痢万不可性急早收涩,致闭门留寇,使病情缠绵难愈;痢久脾胃功能不足者,不可克伐之,以延误病期。切记!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