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暑霍乱的中医治疗医案

霍乱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卒然发作,腹痛或不痛,上吐下泻,病势凶险。其病变起于顷刻之闻,挥霍撩乱,故命名为霍乱。

本病吐泻交作,津伤液耗,故在短时间内即可现形容憔悴、目眶下陷、筋脉挛急、手足厥冷等重症。临床上亦可见到“干霍乱”一证,俗称“绞肠痧”。其状欲吐不得,欲下不下,腹中绞痛,脘闷难忍。多由饮食先伤脾胃,重感秽浊之气,邪阻中焦,升降之气机窒塞,上下不通所致。外感时邪,夏秋之交,暑湿蒸腾,调摄失宜,感受暑湿秽浊疫疠之气。或贪凉露宿,寒湿入中,令脾失健运,升降失司,清浊不分,乱于肠胃之间,上吐下泻,成为霍乱。饮食不节,贪凉饮冷,恣食生冷瓜果,或暴饮暴食及食入腐馊之物,伤脾败胃,使运化功能失常,清浊不分,亦可成霍乱。

现代医学中的霍乱、副霍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等,均可参照本病论治。

  霍乱的中医治疗医案

西马路姜君,年三十余,患霍乱吐泻发热,已四日,发热不退,泻利不止,小便全无,苔黄而干,口渴饮冷,脉细而数。此乃夏日伤暑,热伤津液,须以养阴清热为治。处方:

鲜石斛12g,沙参12g,扁豆12g,天花粉9g,麦冬9g,知母6g,竹茹6g,枇杷叶6g,甘草2g。药汁冲服益元散9g。

再诊:泻利减轻,脉已和缓,惟苔黄而干,尚有微呕,神情烦躁,胸痞满而腹响,小便不利,大便粘稠。乃热伤津液过甚,应再与清热养阴之剂。方用:

生石膏、车前子、鲜石斛、麦冬、沙参各9g,知母、花粉、淡豆豉、炒栀子、海金沙各6g,竹叶、瓜蒌皮、白通草、石菖蒲各3g,黄连1g,苏叶0.5g。

三诊:上方服后,小便已行,大便次数减少,苔干黑而厚,左手脉数有力,此乃病虽退而真阴未复。再与鲜石斛、沙参、麦冬、生石膏、生地各9g,知母、花粉各6g,黄芩、陈皮、木通各3g。连进二剂,注意饮食调养而愈。

按:霍乱一证,来势凶猛,治之失当即有生命之虞。然有瘟疫传染之霍乱,饮食失宜之霍乱二种。前者发热转筋,先泻后吐,吐泻之物如米泔汁。后者无转筋之症状,且先有恶心而后吐泻,吐泻之物多酸臭。此例系饮食失宜兼暑邪之霍乱,内热炽甚,吐泻频作,故先予清热继以养阴而愈。若瘟疫传染之霍乱,不宜用此治法,是宜识之。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