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生黄芪

固表止汗、托毒生肌、补气升阳

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者

感冒发热、肺结核、痈疽初起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生黄芪就是未经过炮制加工的黄芪,一般保健或者治疗中使用的黄芪指的都是生黄芪,也就是黄芪晒干以后的切片。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具有固表止汗、托毒生肌、补气升阳的功效。 1、固表止汗 生黄芪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治体弱卫虚表不固而致自汗,与防风、白术配用,补气固表之功尤着,可与牡蛎、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药同用。 2、利水消肿 生黄芪具有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停聚而致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多与防风、白术等同用,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3、托毒生肌 生黄芪具有益气升阳、托毒生肌之功,有“疮家圣药”之誉,故常用于疮疡属气血不足者。若日久脓成不溃,则与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剌等配用,以托毒排脓。 4、补气升阳 生黄芪既善补气,又长于升阳,故中气下陷而致脱肛、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诸病,生黄芪为必用之药。临床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以加强升提之力。 5、益气温经 生黄芪补气力强,气盛才能血旺,故气血虚弱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可用生黄芪治之。本品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以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等。

营养价值

生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皂甙、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其中黄芪多糖、皂甙、黄酮为多种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

1、生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2、生黄芪能明显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生黄芪水煎液能明显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黄芪多糖(APS)能刺激NK细胞的增殖,使其细胞体增大,与白细胞介素-2(IL-2)合用有协同作用。生黄芪还能促进病毒诱生干扰素。

3、生黄芪能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运用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树突细胞治疗肿瘤的同时,若联合应用生黄芪注射液能更有效地协同诱导荷瘤宿主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

4、生黄芪能促进骨髓造血,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和成熟过程,使小鼠低下的红细胞(RBC)数和白细胞(WBC)数恢复至正常水平。

5、生黄芪对血压具有正负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生黄芪具有扩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其降压的主要成分为γ一氨酪酸(GA-BA)。

6、生黄芪皂苷(TSA)可显著延长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形成血栓的时间,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前列环素(PGI2)和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比例。说明TSA具有显著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PGI:和NO水平有关。

7、生黄芪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开放,抑制内钙的释放有关。

8、生黄芪还能促进机体代谢,降低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山梨醇的蓄积。

9、生黄芪所含生物碱、黄酮和苷类等均有直接抑杀病毒的作用,还可通过干扰素或提高NK细胞活性等作用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不宜同食 1、杏仁 影响药效 适宜和禁忌 适宜: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者 中医认为,生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 禁忌:感冒发热、肺结核、痈疽初起者 生黄芪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生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生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生黄芪。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生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但有研究表明生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生黄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向来被认为是益气固表的能手,尤其擅长补气,一般只有出现气虚的症状才需要服用生黄芪来调理。如果宝宝没有气虚的症状,最好不要预防性服用,毕竟是药物。

温馨提示

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生黄芪,避免盲目服用。

食用方法

1、煮茶 水开后将枸杞、生黄芪、红枣放进锅里,中火熬煮1小时,以滤网滤出茶汁饮用,可加水回冲数次,直至味道变淡为止,剩余残渣里的红枣和枸杞也可捞起食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