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泛发性湿疹指受累区域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湿疹
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泛发全身的多形性损害, 病情反复, 瘙痒明显
病因不确定,可能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
主要是外用皮质激素及系统应用抗组胺药等
定义
泛发性湿疹指受累区域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湿疹,呈对称性分布[1]。
泛发性湿疹最常见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尤其是合并淤滞性皮炎时。其他类型的湿疹、单纯的淤滞性皮炎患者也可能会发生泛发性湿疹。
严重的足癣偶然也会发生泛发性湿疹。
分类
泛发性湿疹按照不同的发病阶段,可以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泛发性湿疹可进展为亚急性泛发性湿疹,急性和亚急性泛发性湿疹迁延不愈也可发展为慢性泛发性湿疹。
发病情况
目前缺乏关于泛发性湿疹流行病学统计的权威资料。
有研究显示淤滞性皮炎合并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中,2/3或更多会出现播散性湿疹发作[1]。
病因
致病原因
泛发性湿疹的病因复杂,是多种内外诱发因素的相互作用。
体内因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个体易感性等[2,3,4];淤滞性皮炎基础上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很大概率出现本病[1]。
体外因素包括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药物(部分化疗药物)、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炎热、干燥等)、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等[2,3]。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有观点认为泛发性湿疹对称性分布的模式可能反应炎症是有血源性播散,但具体播散的物质是否为过敏原还不确定。
还有观点认为,皮肤的炎症过程中,无论是变应性、刺激性物质,还是感染,都可能降低远隔部位皮肤的刺激阈值,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症状
主要症状
泛发性湿疹通常在原发皮损(如接触性皮炎、其他湿疹皮炎类疾病的皮肤损害)发生几天到几周之后出现的,有明显对称分布的倾向,比如双侧的手掌和足跖,下肢和上肢的伸侧等。
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没有原发皮损,比如钱币状湿疹就是一种不常见的播散性湿疹,表现为钱币状皮损。
泛发性湿疹合并不同疾病的特点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出现泛发性湿疹时,皮损特点为边界不清或边界较清的斑片,最常见于四肢,也可见于面部,较少累及躯干。受累区域的面积及数量变化很大,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乏脂性湿疹出现泛发性湿疹时常表现为钱币状湿疹的特点[1]。
泛发性湿疹不同发病阶段的特点
急性泛发性湿疹
起病较快,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可有小片状糜烂,伴有明显渗出、结痂,瘙痒剧烈。
亚急性泛发性湿疹
由急性泛发性湿疹发展而来,红肿、渗出较急性期减轻,皮损暗红,红斑基础上可见粟粒大小丘疹、脱屑及糜烂面结痂,可有轻度浸润,仍会出现剧烈瘙痒。
慢性泛发性湿疹
由急性及亚急性泛发性湿疹迁延而成,或发病即为慢性,皮损处皮肤肥厚粗糙,可有浸润或苔藓样变,色素沉着,仍会伴有剧烈瘙痒。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当皮肤出现丘疹、水疱、红斑、瘙痒、糜烂、渗出等症状,有对称发生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病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手机拍照保存既往皮疹形态可能会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诊前可局部湿敷(如生理盐水等)缓解瘙痒,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
如果面部有皮损,建议不要化妆、暂不进行护肤操作。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湿疹样皮损的?
湿疹样皮损发生的部位有哪些?是否伴有瘙痒、疼痛等?
湿疹样皮损发生前接触过什么物质?
湿疹样皮损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能不能自行缓解?
病史清单
是否有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史?
以前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缓解或治疗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变应原检测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收敛止痒药(外用):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依沙吖啶、氧化锌粉等
糖皮质激素(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
抗组胺药: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
糖皮质激素(口服、注射):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各类外源性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淤积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足癣等。
受到外源性刺激(如搔抓、外用药物刺激)或继发感染、理化因素刺激(如接触放射性物质、油漆、某些化学物质等)。
临床表现
急性泛发性湿疹皮损表现为潮红肿胀斑片、密集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呈多部位、多数量、多形性、对称分布,瘙痒剧烈、渗出倾向的特点。
慢性泛发性湿疹皮损肥厚粗糙或呈苔藓样变,呈暗红或紫褐色,伴剧烈瘙痒。
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特殊临床表现类型:钱币状湿疹,四肢出现钱币状皮损,皮损边界清楚,直径1~3cm,皮损可为有水疱及渗出的急性炎症,更常见皮损为苔藓化及角化过度,伴剧烈瘙痒及表皮剥脱。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加提示可能有过敏现象。
变应原检测
明确患者目前存在的过敏原,并注意远离。
鉴别诊断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发病与家族病史有关,发病部位与年龄分布有明显关联。
婴儿期发病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及头皮。
儿童期特应性皮炎皮损多发生于肘窝、胭窝、四肢伸侧和背部。青年及成人期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好发于肘窝、胭窝、颈前、面部、眼周及手背等处,以屈侧为重。
接触性皮炎
泛发性湿疹急性期需要与急性接触性皮炎鉴别。
急性接触性皮炎病因多属外因,有明确接触史,皮损单一形态,红肿、水疱,炎症较重,境界清楚,局限在接触部位发生,自觉瘙痒、灼热或疼痛,病程短,祛除病因后可自愈,不接触不复发。
神经性皮炎
泛发性湿疹慢性期需要与神经性皮炎鉴别。
神经性皮炎病因以神经精神因素为主,好发于颈项、肘膝关节伸侧、腰骶部,皮损多呈苔藓样变,边界清楚,干燥而无渗出倾向。
治疗
治疗目的:泛发性湿疹多为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目的是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
治疗原则:建议遵医嘱用药,主要是外用皮质激素及系统应用抗组胺药。在症状严重的急性期,可能需要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1]。
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
急性泛发性湿疹
急性期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等冷湿敷消毒、抗炎、收敛。
渗出减少或无渗出者,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糠酸莫米松霜剂、曲安奈德霜剂、氢化可的松霜剂以及醋酸地塞米松霜剂),与软膏(如复方氟米松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交替使用,抑制局部炎症,缓解症状。
亚急性期泛发性湿疹
亚急性期渗出减少,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如醋酸泼尼松龙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糊剂;
为防止复发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常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慢性期泛发性湿疹
慢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醋酸曲安奈德软膏)、硬膏、涂膜剂;
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如二丙酸阿氯米松、去氧米松)局部封包。
系统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当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时,可以考虑给予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特非那丁、阿司咪唑、依巴斯汀等)。
糖皮质激素药物
外用药物无法控制症状的患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物理治疗
紫外线疗法
包括单独照射UVA或者窄谱UVB,以及UVA/UVB的联合照射,对于慢性顽固性泛发性湿疹有较好疗效。
预后
治愈情况
泛发性湿疹经过积极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但易反复发作。
轻症泛发性湿疹不再接触过敏原后数周可自愈。
危害性
本病不积极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进而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影响生活。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泛发性湿疹健康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即可。
除避免使用明确过敏的食物,注意辛辣刺激食物、油腻的食物适量,多吃水果、绿色蔬菜、粗纤维等食物。
生活管理
穿着纯棉等材质的衣物,避免穿化纤材质衣物,以减少对皮肤刺激。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支持
本病带来的瘙痒、美观问题可能会引起患者焦虑情绪,长期焦虑情绪不利于本病恢复甚至导致加重,如有情绪、心理问题,可以积极找亲友、医生倾诉[2]。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感染、内分泌疾病等。
避免接触环境、食物、药物、皮毛等过敏原,对可疑过敏原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
博洛格尼,谢弗,塞隆. 皮肤病学[M]. 4版. 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2019.
[2]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李斌.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 10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4]
任亮,徐静,马杰,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泛发性湿疹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22,41(05):536-538.
[5]
Ferri FF.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18: 5 Books in 1. Elsevier, 2018.
[6]
Fitzpatrick JE, High WA. Urgent care dermatology: symptom-based diagnosis. Elsevier, 2017.
[7]
Habif TP. Clinical Dermatology: A color guide to diagnosis and therapy. Elsevier, 2016.
[8]
Ilkit M, Durdu M, et al. Cutaneous id reaction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management.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2012, 38(3): 191–202.